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1月21日
總統接見「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接見「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等一行,重申對國父的尊敬與感念,以及政府力行國父理念的種種作為,並對孫博士弘揚國父思想所做的努力與貢獻,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表示,孫博士此行來台係為贈送國內6所大學國父銅像,讓這些學校的師生得以在建國百年的此刻緬懷國父當年建國的艱辛,並且學習「三民主義」與「天下為公」的思想,意義非凡。
  總統指出,一百多年前,當時的中國大陸飽受列強欺凌,幾乎亡國,國父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目標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納入民族與民權的革命宗旨,3年後國父派員來台吸收吳文秀等幾位同志,顯示「興中會」與台灣確實有相當淵源;1905年國父成立「同盟會」,將誓詞改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至此國父的思想益趨完整。此外,國父也非常服膺美國林肯總統「民有、民治、民享」的主張,並納入三民主義思想體系,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即明訂「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總統說,他本身兼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每週三的中常會他都會恭讀總理遺囑,國父三民主義的許多理念已在此一步步落實,對於國父在逝世前期望黨員所做的工作,也都在台灣繼續往前邁進,他感到非常欣慰。尤其政府遷台之後所推動的土地改革,不僅是在台灣,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可謂石破天驚的大事,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在華人世界相對比較不大,與台灣實施土地改革政策有非常大的關係。
  對於孫博士弘揚國父思想並創立相關研究機構所做的努力,總統特別表示敬佩,並表示,他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兩岸關係,將國父治國理念在台灣實施的成果展現在中國大陸民眾之前,希望中國大陸民眾更瞭解台灣60多年來建設的成績。尤其近年來台大陸觀光客日增,去年就有100多萬人,自今年1月1日開始,每日平均上限更由3,000人提高為4,000人,特別的是,大陸觀光客來台最喜歡參觀的地點之一就是「國父紀念館」。
  訪賓一行下午由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薛盛華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寶貴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