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1月11日
總統出席「建國百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並主持「2011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揭牌儀式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由行政院長吳敦義陪同,前往國立中興大學出席「建國百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並主持「2011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揭牌儀式。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是歐盟給予我國免簽證生效的日子,其中所代表的意義,不只是節省辦理簽證的費用與時間,更代表歐盟國家對我國形象與人民素質的信任投票。總統說,這正代表了國家受尊敬,人民就有尊嚴,而教育就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一環。
  總統指出,去年8月教育部舉辦「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共蒐集了幾百項意見,並提出39項具體作為積極因應。他在今年元旦時也提出百年期許,其中「百年樹人」方面包括民國103年開始逐步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從高職做起,進而高中職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同時,從今年實施五歲幼兒入學免學費,讓台灣教育能邁入新紀元。
  在高等教育方面,總統特別強調,「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經費不能縮水;政府也正推動大學教師彈性薪資措施,讓表現卓越的大學教師可以戮力從事研究,繼續提升大專校院在「研究」、「教學」與「服務」等方面的品質。同時,為拉近公私立學校教師的退休待遇,政府也修改了「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條例」相關規定,於去年元月一日起實施。
  針對當前國內大學教育存在的問題,總統表示,近15年來國內的大學由60所增加為164所,大學生也由30多萬增長到130多萬,雖提升了國內教育水準,但在金融危機與少子女化的雙重衝擊下,許多大學面臨著招生困境,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總統說,我們要避免只把注意力放在大學金字塔的頂端,而更要注意國民教育、社會治安、老年福利、國土規劃等方面的挑戰,讓社會有更均衡的發展,「追求均衡的成長,才是真正的進步」。
  總統認為,教育除了是良心事業,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產業,如何讓現有教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是亟需思考的課題。台灣的高等教育有5%已經躋身亞洲一百大行列,我們的高等教育在農業科學、物理化學、臨床醫學、電腦科學、工程、材料等領域表現優異,應可學習歐美先進國家,將教育資源適度產業化,輸出軟實力,發揮影響力。
  總統說,與我國鄰近的東南亞國家高中生的平均升學率約為20%,台灣的高教育品質與相對不高的學費,以及長期僑生來台就學的歷史,在過去60年來,來台求學的東南亞僑生就有18萬人,這是連繫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緊密關係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深耕東南亞,擴大招收東南亞國家學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總統也說,最近有外國顧問公司提出報告認為台灣的華文與華語教育,可吸收10萬名以上的外國學生,政府也正就這方面進行評估規劃,以展現我們的競爭優勢。
  總統表示,目前政府已制定「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外國學生行動計畫」及「深耕東南亞計畫」,希望將台灣打造成國際高等教育的重鎮,而推動這些計畫除可讓校園國際化,亦能讓台灣學生更具國際觀及競爭力,並紓緩部分大專校院招生不足的問題。
  總統也引用「若想學術有生氣,除非學術有自由」的話表示,台灣的學術自由已不是問題,我們面臨的是如何治理,例如財源、學生、師資、學術研究、招生不足等挑戰。總統強調,「人礦」是我國最重要的資源,高等教育攸關我人力資源能否充分開發、有效運用,希望在建國百年之際,大家集思廣益,讓台灣的高等教育繼續向前邁進。
  總統致詞結束後,並為「2011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揭牌,同時也勉勵所有大學生,在學術及體能上都能超越巔峰,追求卓越。總統強調,「體力就是國力,強國必先強身」,希望國人養成運動的習慣,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