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0年01月10日
總統出席「2011天下經濟論壇」開幕活動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2011天下經濟論壇」開幕活動,強調台灣要成為亞洲經濟加速整合的推手、台商世界總部、外商區域總部、全球創新中心及亞太高等教育中心,在新亞洲崛起的世界版圖中展現嶄新面貌。
  總統表示,如今景氣好轉,我們希望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經濟復甦,亦即具有高就業成長、創新、節能減碳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四大特色的經濟成長,其中部分目標已經達成。以高就業成長而言,我們的失業率從前年8月最高的6.13%降至去年11月的4.73%,而去年共增加20多萬個就業機會。在創新方面,去年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鼓勵所有產業積極投入研發創新,將營利事業所得稅降至17%。在節能減碳部分, 2008年前台灣是排碳大國,不到全球千分之三的人口,排碳量卻是全球百分之一;但自2008年起,我們的碳排放量減少4.1%,2009年減少4.9%,去年的能源使用效率更提升4%。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去年6月我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開啟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第一步,今年更將展開其它部分的協商,使得涵蓋產業範圍更加全面。
  談到去年國內的經濟表現,總統指出,去年台灣的進出口總額約達5,200億美元,經濟成長推估達到9.98%;天下雜誌針對1000家大企業的執行長(CEO)所做調查顯示,71%的CEO表示今年會在台灣增加僱用員工,75%的CEO說會給員工加薪。除經濟成長外,所得分配也是政府關心的議題,前年我國五等分位家庭的所得比為6.34倍,吉尼係數為0.345,與日本相當,低於香港、新加坡及歐美國家,政府已成立專案小組研議改善貧富差距問題。
  有關國家競爭力方面,總統表示,去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世界競爭力」排名中,台灣為全球第8,政府表現排名第6,企業排名第3,成績為歷年來最佳;「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全球排名第13,亞洲第4,顯示我們的國家地位與形象正逐步向前邁進。
  對於如何在崛起的亞洲中開創新未來,總統認為有四大目標:第一,台灣要成為亞洲經濟加速整合的推手,目前亞洲的區域內貿易已超過區域外貿易,去年我與中國大陸洽簽ECFA後,也與新加坡發表共同聲明,今年起將就洽商雙邊貿易夥伴協議進行實質協商;此外,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諮商,也將於今年起恢復進行。第二,台灣要成為台商世界總部和外商區域總部,位居東亞中心的台灣,具地理位置的競爭優勢,台北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羽田機場直飛後,節省大量運輸時間,有助於打造東北亞新的黃金航圈;未來我方也將與韓國就松山與首爾金浦機場進行直航洽談,希望透過快速直航連結東北亞四大主要經濟體,提升外商在台設立總部的意願。第三,台灣要成為全球創新中心,隨著簽訂ECFA之後調降關稅與營業稅,台灣為新科技與新商機的創造以及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提供絕佳的機會;同時,兩岸也簽訂包括服務業及保障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協議,對兩岸的創作者提供進一步的保障。
  最後,台灣要成為亞太高等教育的中心,我國教育資源充沛,教育部現正研議高等教育產業化的方向,擴大我們的軟實力;尤其在華文與華語教育方面,台灣因為教學素質較高且使用正體漢字,特別具文化優勢,有助於吸引國際學生來台。
  總統重申,中華民國要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等角色,做一個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