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7月05日
總統參加工研院三十週年慶祝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上午參加工研院三十週年慶祝典禮,並致詞。總統稱許工研院引領台灣產業發展,是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同時,總統也為「工研院產業學院」舉行揭幕典禮。隨後,總統在參觀重型電動機車及低消耗汽車時,不僅對其造型優美、節省能源嘖嘖稱奇,也嘗試跨騎機車。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很高興能有機會應邀前來參加「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三十週年的慶祝典禮,剛才看了歷史回顧的短片,看到當年成立時的艱辛,也看到了日後的成長與茁壯。「工研院」是我們台灣經濟奇蹟的榜樣,而「工研院」的點點滴滴,也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熱切希望學習的對象。今天「工研院」仍然扮演著台灣邁向「知識經濟」的開路先鋒,「工研院」可以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阿扁首先要在此代表政府與人民祝賀「工研院」生日快樂,同時也要對工研院全體同仁及院友們,在歷屆董事長及院長的卓越帶領之下,特別是現任翁董事長與史院長的帶領下,三十年來對國家對社會對台灣經濟發展所做的付出與卓越貢獻,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由衷的感謝之意。
  回想過去的三十年,台灣的經濟和社會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工研院」不斷引領產業發展的潮流,使我國居於世界資訊產業及IC產業的生產大國,而多項產品如:筆記型電腦、光碟片和無線區域網路等等,生產的規模都是世界第一。依據國內管理學者的研究,「工研院」研究的成果,幫助上市、上櫃公司累積營收超過新台幣二點二兆元,累積淨利達四千億元,也就是說,「工研院」每一元的投資,就能產生十一元的營收與二元的淨利,這樣的績效可以說是非常可觀。
  此外,「工研院」建置了許多實驗室,長期提供業者校驗、檢測等各項服務,對業者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及降低成本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貢獻。而最近在抗SARS的戰役中,「工研院」也立刻發揮雄厚的戰力,全面展開「SARS防疫科技計畫」,大力協助政府建置負壓隔離病房,而設計的品質更受到美國CDC專家高度的肯定與各界的好評。同時也開發了「隔離監護自動化」管理系統,幫忙各級政府落實防疫的管制,以降低SARS對社會衝擊。
  今天的典禮還有另一層重要的意義,也就是「工研院產業學院」的揭幕典禮,「工研院」將運用多年來累積的技術經驗,並透過知識化的程序,緊密與學校基礎研究和教學成果相互結合,提升國內產業的人力素質。阿扁一向認為對人心的投資,對學習的投資,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也更有意義。因此,希望「產業學院」有效的扮演好橋樑的功能,使最新的科技新知能透過「產業學院」的媒介,迅速的轉換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商品,讓國人同胞能一同共享「工研院」為國家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今天也是阿扁第四次來到「工研院」,每次都發現「工研院」有長足的進步。讓阿扁印象最深刻的包括:首先是「工研院」在創新技術上的研發能量,尤其在奈米、生物醫學及資訊等先進的技術領域都有突破性的進展。其次是促進「研發聯盟」的組成,以合作研發,分攤風險的方式共享研究成果,以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的效益。第三是推動「開放實驗室」與「創業育成中心」的設立,由「工研院」提供開放的研發環境,讓業者可以直接將新構想與「工研院」的研發基礎快速的結合,讓台灣的產業能不斷的創新,全面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工研院」三十年來的成功經驗,證明科技研發與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當我們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以及來自全球的激烈競爭,阿扁更希望「工研院」要加倍努力,精益求精、積極培育人才,不斷的擴大產業的效益,而且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為提升生活品質、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力量。「工研院」三十年的歷史,證明了科技與繁榮是共生的,但阿扁更期待科技與生活及生態能互利互補,讓「工研院」的成長與茁壯,能為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繼續領航。
  最後,阿扁要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日快樂,萬歲萬萬歲」,同時也敬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