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12月18日
總統出席「2010年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2010年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對致力推廣華語文教學的學者專家與民間團體,表達由衷感謝之意;同時也向輔仁大學今天欣逢85週年校慶祝福生日快樂。
總統致詞時表示,華語文在全球逐漸受到重視,全世界每天約有3,000萬人學習華語文,有100多個國家、4,000多所外國大學開設華語文課程。以美國為例,目前有80所大學授予華文學位、700所大學開設相關課程;2003年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宣布,2006年起將華語文列入高中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美國前總統布希4年前也宣布撥款1億多美元推動「國家安全語言啟動計畫」,正式將華語列為5種亟需培育的外語人才之一,積極推動「中文K-16旗艦計畫」(Chinese K-16 Pipeline Flagship Program),預估至2040年,華文將成為美國第二大外語。
對於華語文的正體字及簡化字議題,總統認為,正體字經過數千年仍屹立不搖,是因為正體字具有說文解字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意義,容易學習,也可以保存、發揚傳統優良文化。
此外,總統也針對日前網路誤傳聯合國廢除正體字事表示,其實聯合國很早即以簡化字做為標準中文字體,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的使用上,由於許多國家對漢字簡化的原則不一,因此去年將其中3,700多種中醫術語的中文譯名改用正體字,以維持醫學解讀的正確性。
總統強調,正體字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予以流傳綿延,以維持中華文化最原始的狀態,文字並非完全不能變,但一定要符合文字邏輯,同時不造成傳承上的中斷;因此,建議中國大陸推動「識正書簡」,在印刷出版時多使用正體字。
針對華語文教育工作,總統要求教育部朝以下方向努力,包括多鼓勵及輔導國內大專校院設立華語文教學系所或專業學程,培育優質華語師資;加強選送華語教師赴國外學校任教;選送國內大學校院華語文教學相關系所學生赴國外學校擔任助教;以及提供華語文獎學金,鼓勵外國學生來台學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