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11月17日
副總統出席2010「資本市場論壇」--以「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之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說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2010「資本市場論壇」,並以「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之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副總統指出,此次論壇除有助各界瞭解政府刻正推動之「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政策理念,並可藉此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台上市(櫃)、擴大台灣資本市場規模、強化資本市場服務及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創造共享優勢互補的多贏成果。
  副總統是在「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陳樹、行政院經建會副主任委員胡仲英、金管會副主任委員吳當傑等人陪同下出席此一活動。
  專題演說內容如後:

  今天很榮幸來參加「2010資本市場論壇」,與各位來自海內外產、學、研界的菁英齊聚一堂,實在是非常的難得。

  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在過去15年來,成功輔導上千家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籌措資金,這次為了配合政府推動「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行動計畫」,特別規劃這場別具意義的論壇,希望透過與會的學者專家,共同討論及提供建議,讓台灣能夠善用科技產業群聚的競爭優勢,有效吸引國外高科技及創新產業來台上市(櫃),以擴大國內資本市場的規模,也增加國內廠商與國際企業合作的機會。在此,我首先要對主辦單位的用心,表示崇高的敬意與感謝。

  過去兩年半來,我政府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積極採取開放政策,全力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台灣與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之後,不僅讓台商取得領先競爭對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也為台灣有效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開啟良好的契機。相信在座的各位都非常關心,「後ECFA時期」台灣以及東亞的經濟發展局勢如何演變,以及未來投資的新機會在哪裡。因此,今天我很樂意以「後ECFA時代台灣經濟之展望」,與各位分享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景氣回春,榮景可期

  歷經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景氣正在逐漸回穩,台灣在政府迅速採取相關因應措施下,景氣也逐漸復甦,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今年8月最新預測,台灣今(2010)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8.24%;其中,第1-3季經濟成長率皆為正成長,且第1、2季更呈現兩位數成長,分別高達13.71%及12.53%。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測,2012年至2015年間,台灣經濟成長率將分別從4.69%成長至5.0%,比其他亞洲四小龍韓國、香港與新加坡還要好。另外,相關資料也顯示9月失業率已降至5.05%,未來還會持續改善。

發揮高科技產業群聚優勢

  台灣高科技產業向來極具國際競爭優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 2010~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產業聚落排名全球第3,尤其在IT產業方面,擁有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鏈,可說是獨步全球。據櫃買中心指出,我國高科技產業占上櫃總家數達72%,且在台灣證券市場上市公司中,科技電子產業占總市值比重已達五成以上,占總成交值的比重亦達六成以上。

  由此可見,台灣應運用高科技產業群聚,以及強大的創新能力,建構一個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的籌資平台,吸引外資進入國內資本市場,讓國內廠商與國際企業合作,以增進高科技產業繼續提升發展。有鑑於此,行政院經建會依據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意見,並於總統府財經月報中,經馬總統指示推動建構「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行政院並於今年10月28日核定「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行動計畫」,規劃在2013年達到籌資新台幣2680億元目標,擴大我國資本市場。

全力招商,積極轉型

  為把握這一波景氣復甦的機會,並善用當前兩岸趨於和平穩定的環境,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政府積極推動「全球招商計畫」,吸引民間投資,期能發揮國內產業升級、創造就業、調整經濟結構等目標。第一波招商計畫共有10大主軸(包括:桃園國際航空城、中部高科技產業新聚落、都市更新、文創及數位內容、生技及國際醫療、美食國際化、雲端運算及Wimax、智慧電動車、綠色能源、智慧型手持裝置等),今年8、9月間在台灣各地舉辦5場說明會,共吸引了海內外600多家機構、約2,000人參與,反應熱烈。經建會另規劃於11月到12月陸續前往新加坡、香港、日本與歐美等地辦理招商說明會,擴大吸引國外資金,針對個別地區的特性,篩選適合的招商計畫組合。

ECFA受到兩岸及各國的肯定

  兩岸經濟協議(ECFA)於今年6月29日簽署,並於9月12日正式生效,是開啟兩岸經貿交流正常化、制度化的里程碑,不僅是兩岸,海外華僑及國際社會均給予高度的肯定,包括美國、歐盟、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以及WTO秘書長LAMY紛紛表示歡迎。新加坡與我國並於今年八月間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同意在WTO架構下,開始探討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可行性。美國、歐盟、韓國、日本等,對於ECFA簽訂後對他們可能的影響極為關注。美國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IIE)學者Daniel RosenZhi Wang於今年10月29日發表”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Taiwan Economic Liberalization”論文中,就ECFA對兩岸與亞洲區域整合的影響,以及美國亞洲政策的啟示,有深入的分析。報告中指出, ECFA開啟了亞洲更進一步的貿易自由化,進而對整個區域的經濟整合注入動能。

ECFA的實質經濟效益

  依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結果評估,簽署ECFA後我國經濟成長率將增加1.65%~1.72%,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約69~71億美元、總就業人數成長2.5%~2.6%,約增加25.7~26.3萬人,對台灣總體經濟呈現正面效益。

ECFA簽署後的實質效應包括:
  一、跨國企業紛來台投資成立研發中心
  我國向來鼓勵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2009年止共有42家外商來台設立。自2009年12月兩岸啓動ECFA協商以來,各國大廠受到兩岸關係改善的鼓舞,加上台灣原有的產業技術優勢,紛紛提前來台布局,2010年已有9家外商來台申請設立研發中心,突破往年紀錄,第一家由微軟拔得頭籌,陸續有比利時微電子中心(IMEC)、惠普(HP)等已獲核准,另有6件申請案尚待審查中,包含日立、爾必達等。

  二、帶動外資來台投資的意願
  我國2010年1月至6月僑外投資金額為22億1,809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5%;其中79.3%為重大投資案,主要投資來源為新加坡商福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日商丸紅株式會社、英商滙豐亞太控股公司、美國超微電腦股份公司、荷蘭商BASF Taiwan B.V等,其中僅7月份來台重大投資即高達7件,且後續日商Sony、講談社、樂天、日立均表達有意來台投資。

  三、資本市場活絡,外資來台發行存託憑證(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s
  隨著兩岸政治局勢較趨穩健,以及ECFA簽訂,新加坡商繼亞東科技、福雷電子及歐聖集團來台發行TDR後,包括東南亞著名品牌超級咖啡、滬安電纜、聯合環境以及詩肯柚木等共10家均表達有意來台上市,另大陸揚子江造船公司亦已於9月初在台發行TDR,這是前所未見的現象,顯示我國資本市場在ECFA作用下,提高吸引外商來台籌資之興趣。

  四、金融業尤有斬獲
  ECFA服務業中,大陸給予台灣早收清單有11項,我方給予大陸為9項,台灣在金融服務業方面尤有斬獲,其中大陸對台灣銀行業承諾台資銀行在ECFA架構下將較外商銀行提早2年核准辦理一般人民幣業務,在承作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方面,台資銀行將比外商銀行快3年核准辦理。我國彰化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台灣土地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已分獲我金管會及大陸銀監會核准升格為分行;大陸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亦獲我金管會核准來台設立代表人辦事處。

ECFA提升台灣在亞太區域的經濟戰略地位:
  一、台灣具有技術力、效率高、法規健全等優勢,可作為各國外商前進中國市場的橋樑,不但可提高拓展市場的成功率,亦可降低成本。以醫藥業為例,台灣即可作為臨床資源整合者,作為外商與中國大陸醫療業的整合平台。此外,在中國經營有成的大潤發,與歐商合作,從1998年在中國開設第1家店,如今己達130家店,其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已打敗國際大廠家樂福及沃爾瑪(Walt-Mart)。據日本瑞穗銀行(MIZUHO)最近的調查報告亦指出,日商企業單獨赴大陸投資的成功率為68.4%,若台日合作赴大陸投資的成功率可提高至79.8%。

  二、保障台商的權益和強化兩岸產業的專業化分工。明年中國大陸將啓動「十二五規劃」,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資訊產業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倘台商投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列,在兩岸經貿正常化與制度化,台商投資有保障下,ECFA營造之兩岸較少投資障礙環境將使台商在大陸茁壯。

  三、創造台灣產品的長期競爭優勢。過去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使得台灣貨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遭受不公平待遇,ECFA不但一舉消除此種不公平競爭現象,甚至部分早收貨品獲得比美日韓歐進入中國市場更佳之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中國對智慧財產保護尚未完備,對保護產業採取高關稅,歐美國家倘於中國投資生產,可能會有技術外洩的風險,故可選擇法制與IPR保護較周全的台灣作為台灣進入大陸之跳板。

結語
  「開放政策」有利有弊,端看我國產業本身是否做好準備,政府會繼續推動幾項重要工作:第一、續行協商,儘速就「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加以協商。第二、加速全球布局,提供良好投資環境。第三、健全產業結構,增加升級轉型的籌碼。經濟部正推動傳統產業全面升級、發展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興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發揮我國的軟實力,積極發展自有品牌,以優化產業結構,並朝向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及「外商區域總部」的目標邁進。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