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10月09日
總統出席「慶祝中華民國99年國慶四海同心聯歡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出席「慶祝中華民國99年國慶四海同心聯歡大會」,向不辭千里返國歡慶國家生日的全球各地僑胞們,表達歡迎之意。總統並在致詞時,呼籲中國大陸當局早日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
總統表示,根據行政院僑務委員會的統計,截至昨天為止,本年返國僑胞人數共6,500人;而回顧過去的歲月,國家儘管經歷許多艱困與挑戰,但僑胞始終是最堅實的後盾,僑胞這種愛國情操令人感動。
總統指出,政府遷台六十多年來,台灣社會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業已發展出「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因此政府正規劃在海外設立「台灣書院」,希望透過「華語教學」、「台灣多元文化呈現及輸出」、「漢學及台灣研究」三大領域,積極走向世界,深度參與國際社會。
總統說,目前全球約有4千萬人使用正體漢字,台灣占絕大多數,也是保存中華文化正體字最重要的據點,所以,先前他呼籲中國大陸施行「識正書簡」,就是希望進一步保存與推廣正體字,讓下一代能與祖先傳承下來的經典接軌。
總統特別提到「王道」思想,認為儒家文化強調行仁,如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現今的中國大陸要如何成為既大且王?又《孟子梁惠王下篇》中,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以此道理來看今天的兩岸關係,可說十分貼切;兩岸若能以仁、智處理雙方關係,相信必能達到真正和諧圓滿的地步。
針對中國大陸民運人士劉曉波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總統也強調,全球華人都為劉曉波感到高興,也代表大家對中國大陸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中國大陸當局能夠善待異議人士,也呼籲讓劉曉波早日出獄,重獲自由。
總統特別說明,提出此一呼籲乃是基於四點理由:第一,中國大陸要能既大且王,不但對外要效法王道傳統,對內也要行仁政,落實中華文化,而言論自由正是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第二,中國大陸在上個世紀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去年5月他也批准了這兩項國際公約,並將進一步落實為我國內法;現在,兩岸均為兩項國際人權公約的簽約國,將可相互競爭、相互激勵。第三,最近中國大陸領導人頻頻強調政治體制改革及自由民主觀念,這對中華民族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希望中國大陸能夠真正落實。第四,他上任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也獲致許多具體成果,包括恢復兩岸協商、開啟直航、簽定「兩岸經濟協議」(ECFA)等,大幅縮短兩岸在經貿與空間上的距離,也深盼雙方能在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其它方面拉近距離。
總統強調,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具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應透過深度交流,從長期的歷史階段中找出求同存異的基礎,在中華文化的導引下找出解決兩岸爭端的方法。而明年起,中國大陸的學生就可來台就讀,相信經由更密切的互動與接觸,兩岸年輕人可以為雙方的關係發展走出一條和平繁榮之路。
最後,總統再度重申在就職兩週年時所提出的「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等六大目標,並期許海外僑胞與國內同胞攜手共創未來的「黃金十年」,為中華民國第二個一百年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