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10月05日
總統接見「2008年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得主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教授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2008年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得主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Prof. Francoise Barre-Sinoussi)教授,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巴爾西諾西教授對於愛滋病防治工作的研究,造福全人類,讓許多人免於因愛滋病而不幸死亡,這項貢獻受到全世界的高度肯定,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實至名歸。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離開「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有38年,直至去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後,今年在防治H1N1疫情方面就有長足的進展,例如我國未滿18歲青少年的接種率高達75%,堪稱世界第一,死亡率則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的1/3,顯示政府在傳染病防治的良好成效。
總統進一步指出,台灣自1984年出現第一件愛滋病例,迄今累積通報病例數已超過19,000人,所以我國行政院衛生署於2005年開始推動「減害計畫」,包括「清潔針具計畫」,展現出相當的成效,使新增愛滋病毒感染個案數在2006年首度出現下降趨勢。雖然相較於世界上許多國家,我國盛行率並不高,但因為感染人數持續增加,所以長期來看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總統特別感謝醫界、學術界及預防醫學界所付出的努力,並強調政府的防治工作無一刻鬆懈,希望藉此機會能向巴爾西諾西教授請益,讓我國愛滋病的防治工作更為有效。
巴爾西諾西教授等一行下午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鍾堅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