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10月02日
總統出席「2010客家特色產業展」開幕式及「松山慈惠堂」慶祝建堂40週年堂慶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高雄市長陳菊及國民黨立法委員黃昭順陪同下,出席在「高雄工商展覽中心」舉辦的「2010客家特色產業展」開幕式,除應邀致詞外,並啟動「繽客黃包車」,象徵一連九天的展覽正式起跑。
總統表示,他一向重視客家文化的傳承,而推動客家特色產業也是發揚客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各地都有傑出的客家人,例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及模里西斯前總理朱梅麟等人,但客家語言卻正在流失中。總統特別舉例,在一本探討族群語言的參考書--《民族語》(Ethnologue), 2000年版提到全世界使用閩南語言的人口有4,500萬人,使用客家語言的有3,500萬人,但到了2005年該書再版時,說客家語言的人數已修正至不到3,000萬人,所以當時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即努力推動客語教學,同時也意外發現喜歡客家文化的不只是客家人,還有很多閩南人,可見學習客語、欣賞客家文化是跨族群的,這點非常有意義。
總統認為,台灣是全世界最重視客家文化的地方,因為我們有專法保障、專責機關及中央編列預算,不僅如此,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亦訂定每年增加25%、四年內達成現有預算倍增的目標,而到目前為止都做到了。總統說,增加預算固然重要,將錢用在刀口上更重要,才能讓客家語言與文化的保存可長可久。
總統也指出,客委會創設的客語薪傳師,目前全台灣已有1,000人幫助客家及非客家的家庭學習與保存客語,所以今天他不是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而是以「客家子弟」的身分來參與盛會,希望國人一起來支持客家文化。
隨後,總統回到台北參加「松山慈惠堂」慶祝建堂40週年堂慶。總統抵達後即至大殿上香,並與師兄姐一同享用福宴。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自15年前與郭堂主結識,便見證慈惠堂一步步邁向蓬勃發展,至今果實已遍布台灣。此外,他也觀察到,台灣的宗教雖源自中國大陸,但在台灣已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第一是宗教入世化;二是企業化,宗教經營有組織、目標、策略及績效;三是志工化,台灣乃至於全世界都有廣大的志工在背後支持,四則是國際化,台灣宗教的足跡遍及全世界。所以這就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宗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讓台灣在祥和、互助、善良及正直的環境下成長。總統也期許未來慈惠堂不只做為台灣宗教及信仰的中心,更要做為文化、教育及社會和諧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