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9月15日
副總統出席「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20週年慶」
蕭萬長副總統上午在「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理事長李樹久、秘書長鍾達雄等人陪同下,出席「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20週年慶」。
副總統致詞表示,產科會是他在擔任經濟部長時,由經濟部科技顧問室主任、也就是現任部長施顏祥所推動成立,並配合經濟部科技專案計畫,協助產業界推動研發工作;過去18年來,產科會所創設的「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共計表揚績效卓越的企業291家及個人52位,對推動產業研發及提升國家科技實力,貢獻卓著。
副總統指出,近年來產科會在李理事長帶領下,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包括辦理行政院研考會第一屆「政府服務品質獎」及第八屆、第九屆「行政院服務品質獎」之評選及表揚,促使各級政府部門之施政更加貼近民意;另外,產科會也協助中科院推動「軍民通用計畫」,成功促使國防技術釋放民間等,績效斐然。對此要向李理事長及產科會全體同仁表達敬意與謝意。
副總統強調,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目前全球經濟雖已快速復甦,但各種經濟變數也隨之增加,包括工業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及新興市場資產泡沫風險升高等,都為世界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因素。若干西方經濟專家認為,未來全球經濟將處於「儲蓄增加、消費減少、金融去槓桿化、較低經濟成長、市場波動加大」的「新常態」狀況,而這種「新常態」對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顯然不利。我國雖然今年出口成長表現亮麗,但是美國與歐洲的市場景氣仍未完全復甦,因此如何強化出口動能仍然是嚴峻的挑戰;為此,在產業科技發展方面,我國應該掌握國際潮流,推動具前瞻性的科技發展政策,及營造有助民間創新的大環境,以科技、創新為主,提供我國產業與貿易發展的動力。
副總統說,今年六月「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訂後,不僅大幅降低過去幾年國內外企業對投資台灣的心理障礙,長期而言,亦將改變台灣在亞太地區的經濟戰略地位,創造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利基;而未來兩岸關係要能繼續創造出更多的「和平紅利」,還要靠政府與民間更加努力,落實以科技立國的目標,來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副總統表示,政府近來積極推動「全球招商」,首波目標為4,344億元,10大招商主軸除了基礎建設外,大多數都與科技產業有關,例如:生技與國際醫療、文創與數位內容、智慧型手持裝置、雲端運算及WiMAX、綠色能源及智慧綠建築、智慧電動車、中部高科技產業新聚落等,期盼政府與民間積極協助推動相關活動,讓全球招商達到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