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8月20日
副總統出席「中東歐暨獨立國協經貿協會」第3屆第3次會員大會
    蕭萬長副總統下午由中東歐經貿協會理事長凃如肯、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中華民國對外貿易協會副董事長吳文雅等人陪同出席「中東歐暨獨立國協經貿協會」第3屆第3次會員大會。副總統在致詞時推崇中東歐經貿協會是引領國內拓銷中東歐及獨立國協市場的先驅,也是國內與中東歐當地產官學合作推廣的重要平台,期許該會繼續協助廠商拓展市場,為促進雙邊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而努力。
  副總統強調,台灣正處於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刻,對內政府積極調整體質、改變產業結構,以及鼓勵企業從事創新研發;對外則採取開放與改革的作為,朝自由化來打造優質的投資環境,布局全球、使經濟永續發展。兩岸於6月29日簽定「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將有助於台灣與中國大陸建立制度化、正常化的合作交流,使台灣經濟不被邊緣化,並促進區域和平發展。
  副總統指出,中東歐暨獨立國協市場擁有幾個經貿特性,包括:一、在歐盟不斷東擴的趨勢下,東歐地區與歐盟會員國人員、貨物、資金可自由交流,經貿快速成長,使該區域儼然成為歐洲新的製造代工中心,無形中提供台商投資布局市場的機會;二、豐富的原物料及出口,不僅累積龐大國家財富,增加國民所得,進而提升當地消費能力,加上重工業基礎強,基礎建設有待升級,自然形成不容忽視的進口市場;三、中東歐暨獨立國協地區的消費特色、屬於M型進口市場,也就是高檔西歐商品與廉價中國大陸產品各有其天下。在這個情況下,強調優質平價的台灣產品正好可填補兩個極端中間的空白。
  副總統說,世界經濟結構已從主要市場推向新興市場、從單一市場逐漸移轉至區域市場。中東歐暨獨立國協地區歷經近20年改革,政策及市場都較以往開放許多,這是一個新興市場,將為廠商帶來無限商機,而過去10年,中東歐暨獨立國協與台灣的貿易,呈現穩定成長。展望未來,政府將針對不同市場的特性,訂定拓銷策略及計畫,以落實全球經貿布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