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8月10日
副總統出席「與副總統有約—台中市工商業界座談會」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由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經濟部次長梁國新等人陪同,專程前往台中市出席由台中市磐石會、台中市商業總會、台中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及台中市工業會所主辦的「與副總統有約—台中市工商業界座談會」。會中,副總統除闡釋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外,並聽取台中市長胡志強及工商業界代表們的各項建言。副總統說,藉由簽署ECFA的助力,改善我國產業的體質,讓產業轉型與升級提升競爭力,希望業界都能朝這方向共同來努力,以迎接新挑戰與新機會的來臨。
  副總統表示,馬總統推動的兩岸政策,就是希望將兩岸經貿關係予以制度化及正常化;與中國大陸進行ECFA協商,要讓台灣達到三個目的:就是「一幫二不三要」。「一幫」就是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二不」是不開放大陸勞工、不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三要」就是要關稅減讓、要保障投資、要保護智慧財產權。ECFA已於今年6月29日簽訂且完全達到上述目的。
  副總統說,2000年亞洲地區只簽訂3個「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到去年已增為58個。在簽訂ECFA後,我們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的阻力變小,許多國家如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有意願與我國擴大合作,使台灣經濟不被邊緣化。
  副總統強調,兩岸在協商ECFA時,政府儘量不開放弱勢產業,如果有部分產品進口並對產業造成影響,經濟部編列有950億元預算及因應辦法,將透過振興輔導、改善體質及損害救濟等三個方式來協助產業。而 ECFA簽訂後,經濟部統計目前台中縣市受益廠商約有2800家,增加產值約260億元及增加就業人口約12700人,對大台中地區有實際助益。
  副總統表示,「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面對未來黃金十年或另一個黃金十年,台灣經濟將朝自由化與貿易化方向發展。此次ECFA早收清單,其特色是中小企業及傳統製造業居多,且產業多分布在中南部,雖然這些產品在台灣有很好的發展,但產業若能透過研發、創新、行銷等方式,將使整個產業結構得以升級轉型,並可提升經濟效益、創造就業機會、吸引外商投資,為台灣企業帶來第二春。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