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8月07日
總統出席「勇氣‧希望‧復原‧新生-八八水災週年紀念活動晚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晚間出席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暨八八水災服務聯盟主辦的「勇氣‧希望‧復原‧新生-八八水災週年紀念活動晚會」。
在進行晚會的祈福儀式時,總統與行政院吳敦義院長、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王清峰副會長、八八水災服務聯盟代表馮燕女士,以及來自重建區泰武國小的小朋友,一起將象徵遭遇險境的雕塑人偶從土堆中移置在新生的草地上,代表相互扶持合作、與土地共生、展現希望的願景,總統並在小卡片上寫下「愛,讓記憶深刻、盼,使生命飛揚」的話語,為重建區民眾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是以反省與感恩的心情與大家共同紀念八八水災一週年,去年的今天,瞬間的大雨給台灣帶來百年罕見的災害,三天的雨量累計達3,000毫米,阿里山的遊客中心積水深達兩公尺,如此的刧難造成699名同胞不幸往生、失蹤,財務損失高達280億元。不過,天災固然可怕,但台灣人民的愛心卻更顯得可貴,前往災區參與救援的軍警、消防、志工總計達112萬人,包括國軍動員了56萬人次,直升機出動5,500多架次,特別是來自民間團體的14萬多名的志工發揮了無比龐大的力量。
總統指出,八八水災發生七天之後,政府立即成立重建委員會,並制定重建條例,立法院在8月31日迅速審議通過,使災區民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安置接近八成;如今大部分的交通已經修復,1,180戶的永久屋進住率達70%,其他民間團體所建造的永久屋也將陸續完成。然而,受災民眾除了生活需求之外,還有精神、文化上的依靠,總統說,這段期間他一直深思,當災害來臨時,是否能將災損降至最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救災的重點就在於防災,在颱風來臨前,就應先將民眾撤離危險地區,「防災永遠重於救災,而離災又優於防災」,就能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國軍在災害來臨前36小時必須落實「超前部署、預置兵力」,同時,他也要求行政院責成地方政府貫徹災害通報及預警的工作,在災害發生前,務必將居民撤離至安全的處所,確保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總統說,在八八水災週年的今天,內心感到非常悲悽,想到699名同胞在這次災害中不幸往生、失蹤,自責更深,對於逝去的生命,除了表達最深的哀悼,也要向112萬名參與救災、重建的工作的軍、警、消,以及紅十字會與民間單位的志工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總統期勉重建區的民眾及全體國人,面對不可抗力、但可以減災的天災,大家一定要齊心努力,共同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而政府必須做的就是,擔負起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