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8月06日
總統接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訪華團,就台美中三邊關係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表示,他在兩年前就任總統後,即致力改善兩岸關係,降低台海緊張情勢,到目前為止共簽訂包括「兩岸經濟協議」(ECFA)在內的14項協議,使雙方經貿朝更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總統進一步指出,「兩岸經濟協議」涵蓋範圍擴及兩個經濟體在正常經貿關係中應有的項目,包括兩岸三通直航、食品安全、漁工僱用、司法互助、金融監理、關稅減免、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業開放及商品檢驗等,彌補了過去8年所失去的機會。
總統強調,台灣與新加坡預計在未來半年展開有關經濟合作協議的協商,象徵兩岸簽訂ECFA不僅有利兩岸關係改善,同時也做為台灣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洽簽類似自由貿易協定(FTA)或經濟合作協議的敲門磚。
總統指出,在簽訂ECFA的過程中,雙方所進行的談判與協商,基本上也是一種廣義的「信心建立措施」(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 CBM),讓雙方有相較過去更為廣泛與深入的接觸。而台灣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的同時,美國、日本、歐盟、東協、紐澳等國更有意願或敢於與台灣提升往來層次,此舉對雙方均有助益。
總統並向訪賓說明,台灣採購高性能戰機的目的並非要提升攻擊能力,而是為了汰舊換新,以保持防衛水準,期盼美方與中國大陸都能瞭解。總統表示,美國依照「台灣關係法」2度宣布對台軍售,價值總計達130億美元,這也是過去10年,台灣第一次從美方得到這麼大的承諾;此外,包括「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取得免簽證待遇及簽訂引渡協定等,也正進行相關的協商。不過,總統也對目前兩岸軍事失衡感到擔憂,他表示,台美雙方應維持並加強安全方面的合作,而台灣一定會加強自我建軍備戰工作,倘能獲得美國的協助,將更有信心進一步開展兩岸關係。
訪賓一行由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基亭(Timothy Keating)率團,成員包括葛來儀(Bonnie Glaser)及容安瀾(Alan Romberg)等,下午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劉志攻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