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出席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周年座談會、參加兩岸經濟協議座談會、視察永安液化天然氣冷排水設施及訪視高雄縣燕巢鄉金山社區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由行政院長吳敦義陪同出席在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舉辦的「重建希望、重建愛: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周年座談會」開幕儀式,總統致詞時再度強調「防災重於救災」、「離災是防災的核心工作」的信念,總統並指示行政院應責成地方縣市與鄉鎮村里落實災害防救通報及預警工作,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總統表示,相較於九二一震災的重建速度,行政院團隊與民間合作,全力進行的莫拉克颱風的災後重建工作相當迅速,但不論重建工作進度多快,最重要的仍是「減災」及「防災」,因此在颱風警報發布時,國軍的救災部隊須立即動員「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以莫拉克颱風為例,雖然國軍在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即出動部隊救援1,342人,空勤總隊更在天候惡劣的情形下,冒險以直升機救援24名台東太麻里的受困民眾,但政府仍遭指責救援速度過慢,從這件事我們得到的教訓是,不論再好的救災工具或精良的部隊,都不如在災害發生前提前將民眾撤離危險地區。
總統以農委會水保局的防災專員功能為例指出,南投縣水里鄉興山村村長林美玲本人就是水保專員,她運用在培訓中習得的防災知識,通知居民即時撤離,發揮預警作用,挽救了60餘村民的生命,由此可知「離災」的重要性。總統強調,行政院及相關部會,例如內政部包括民政、警政、消防系統及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水保局、原民會等必須貫徹災害防救工作,尤其在縣市、鄉鎮村里的層級,應該發揮預警及通報機制,在災害發生前,及早將居民撤離危險地區。
隨後,總統在經濟部、農委會、陸委會等相關部會首長陪同下,參加「兩岸經濟協議(ECFA)座談會」。總統除與大高雄地區各業界代表交換意見外,並接受ECFA受惠業界代表致贈「POLO衫」、「面膜」、「秋刀魚」及「石斑魚」等產品。
總統致詞時向與會的勞工、農業及產業界代表說明,簽署「兩岸經濟協議」使台灣跨出了「避免邊緣化」、「兩岸經貿制度化」、「加速國際化」的三大步,同時也實現了「陸勞、農產不會來」、「17項弱勢產品守得住」、「服務、智慧財產有保障」及「主權尊嚴無損傷」的四項承諾。總統並重申,「兩岸經濟協議」絕不會犧牲中華民國的主權,也絕不會損害台灣的尊嚴及主體性。
總統表示,「兩岸經濟協議」明年元月生效後,六個月後將進行下一階段的協商,為了創造更良好的投資環境,讓台商願意根留台灣,投資保障協議及貨品貿易將納入協商範圍。總統同時強調,「兩岸經濟協議」不是萬靈丹,他希望「兩岸經濟協議」能成為台商佈局全球的起點,而台商也必須持續加強研發及創新,才能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下午,總統轉往高雄縣視察台灣中油公司永安液化天然氣(LNG)冷排水海水供應設施,並與養殖業者座談。對於中油公司利用天然氣製程中所產生的潔淨海水提供在地漁民業者做為石斑魚養殖用水,不僅有助繁榮地方產業,同時又兼具環保節能的概念,總統深表肯定與讚許。
總統指出,台灣石斑魚產值占世界的58%,產量占世界的1/4,近年來大陸內需市場日增,加上石斑魚現已可直銷大陸11處港口,在兩岸經濟協議簽署之後,關稅減除,獲利將更加可觀,三年後石斑魚產值預估可達到76億元。
總統期許石斑魚養殖業者藉此機會佈局全球,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石斑養殖王國。不過,總統也特別強調,台灣的石斑養殖技術千萬不能外流,養殖技術必須根留台灣,因此農委會必須輔導業者將養殖技術列為智慧財產保障範圍,確保國內養殖業者權益,讓台灣的石斑養殖魚不僅成為全球第一,更能永續發展。
針對養殖業者所提擴大用水供應的請求,總統指示農委會全力協助,另對於業者提出增加魚種與大陸談判的建議,總統也請農委會通盤考量,為養殖魚業者爭取權益。
隨後,總統前往高雄縣燕巢鄉金山社區訪視農村再生培根計畫成果。總統向參加座談會的社區居民表示,「農村再生條例」的宗旨是為了要「根留農村」,改善農村環境,使農村子弟願意留在家鄉奉獻打拚,其精神是「由下而上、社區主導、計畫導向、軟硬兼施」;因此,絕不會有財團圈地、政府徵地的疑慮,所有的計畫也須經由農委會審核,專款專用;而「培根計畫」除了培訓居民成為自己社區的規劃師之外,也提供專家諮詢,與農民共同營造農村的空間美學。總統說,看到金山地區農村再造的成果,相當感動;如果台灣319個鄉鎮,都能依循「農村再生條例」的精神及模式發展,打造4,000個富麗、迷人的農村、讓60萬農戶受惠的願景,絕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