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7月02日
總統出席「ECFA時代新情勢高峰會」開幕式
馬英九總統今天再度重申,希望立法院盡快完成「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審議過程,這是國家重大政策,一定要送國會審議,讓國會監督。總統說,ECFA不是條約,因為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雖然ECFA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國際書面協定,但可以比照條約辦理,希望以二讀方式通過,讓程序可以符合國際慣例;國會可以反對、也可以否決,但是不能修正,否則容易引起其他問題。總統是在上午出席由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舉辦的「ECFA時代新情勢高峰會」時做以上表示。
總統表示,我們一定會讓反對ECFA的各界有充分討論時間,吳敦義院長也會赴立法院進行報告,雖然僅針對一項協議赴國會報告係屬空前,但是我們願意這樣做,讓立法委員進行質詢。
總統表示,兩岸簽署經濟協議代表五項意義:一、是台灣推動布局全球政策的一環;二、所簽訂的早收清單中,傳統製造業、農業及服務業特別值得重視;三、簽署ECFA的同時,也簽訂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四、是兩岸經濟合作的起步,而非全部;五、有助於台灣成為「外商的區域營運總部」、「台商的全球營運總部」及「亞太經貿樞紐」。
總統指出,大前研一博士說ECFA是為台灣精心調製的維他命,但事實上它也具有催化劑的作用,亦即在許多領域提供了機會、平台、資源,讓台灣在這些加持下繼續往前邁進,開創過去未能拓展的新領域。
總統說,台灣地理位置優越,倘能善用此一優勢,定能成為東亞的經濟中心,但因為過去10多年來自己綁住手腳,而無法一飛沖天,相當可惜;他與副總統上任後隨即推行多項政策,包括鬆綁、減稅、增加公共投資、開放直航及大陸觀光客來台,台灣不能遺忘世界,也不能讓世界遺忘台灣,因為我們已遺忘世界很久,讓我們無法抓住機會,卡位、搶佔先機,因此一旦機會來臨,就不能遲疑,一定要加快腳步,往前邁進。尤其去年東協與中國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在今年元月一日生效,對台灣的威脅已經出現,因此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避免被進一步邊緣化;此外,大陸是台灣最大經濟貿易夥伴,甚至中國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因此為了打造一個與其他國家可以公平競爭的舞台,並達到全球布局的目的,政府乃積極推動兩岸簽訂經濟協議。
總統強調,ECFA最重要的是讓兩岸經貿交流制度化,建立制度對雙方都有好處;此外,政府任何決定都會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不會犧牲中華民國主權與台灣尊嚴,一定採取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態度,不會一步到位,請國人放心。
總統說,ECFA絕非萬靈丹,就像會跑的人即使取得一雙輕便的跑鞋,如果體力不夠也跑不快,還必須有創新的技術才能贏得先機,所以他要求行政院在三個月內完成全球招商準備。總統表示,全球有11個重要的國家對ECFA反應非常正面,台灣應該抓住全世界主流國家的基本主流價值--和平與繁榮,並由此出發,成為重要的和平締造者、商機創造者及國際人道援助的提供者,台灣會慢慢成為受人尊敬的國家,這也是他身為總統的重要理念。
總統最後表示,ECFA當然不能解決台灣所有的問題,但至少讓我們有好的機會、較多的資源,以及一個友善的國際環境,來解決許多台灣很早就該解決而未解決的問題。我們已踏出重要的一步,但在簽訂之後還需要很多配套措施,像是關於企業改善體質、振興輔導的工作,都會持續進行,政府一定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在尊嚴、對等的原則下,與大陸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