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6月28日
總統接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蘇珊.哈克斐德及教授代表團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校長蘇珊.哈克斐德(Susan Hockfield)及教授代表團一行,代表政府與人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麻省理工學院具有百年歷史,該校秉持「知識實用」、「由作中學」及「整合技術人文應用」等概念,使它不只是頂尖學府,更是全球許多關鍵議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與倡議者;而我們喜歡「MIT」,不只因為它是麻省理工學院,更因為MIT也代表「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
總統指出,哈克斐德校長身為麻省理工學院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校長與優秀的神經科學專家,帶領該校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等領域取得卓越表現,根據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的調查,截至今年2月為止,全球由MIT校友創設之公司超過25,800家,創造逾330萬人次就業機會與每年2兆美元的營業額,顯見該校對學術與商業的貢獻。
總統表示,目前共有76位台灣學生在MIT攻讀碩博士學位,我國內閣中的經濟部長施顏祥與交通部長毛治國更是MIT優秀校友,足見MIT對台灣的影響。近年來,台大、交大透過廣達集團資助的T-Party計畫與MIT 電腦科學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 Lab)合作,工研院創意中心新世代創意聯盟更將MIT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列為首要策略伙伴,這些學術合作與研發計畫將使得MIT與台灣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總統進一步向訪賓闡述「黃金十年」構思,強調「創新強國」的重要性,重申將台灣打造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全球總部」與「外商區域總部」的決心,並表示已著手進行部分計畫。
總統回顧,他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淵源始於當年在哈佛大學求學時,曾選修過該校「法律與海洋工程」課程,另外也曾拜讀在座的唐諾‧拉薩德(Donald R. Lessard)教授與萊斯特‧梭羅(Lester C. Thurow)教授的著作,瞭解金錢的時間價值與資本主義制度。總統也提及2003年訪問舒維都(Victor Zue)教授時,舒教授指出服役期間可能讓資訊人才忘記所學且無法跟上科技變化腳步,因而促使他決定改採募兵制。總統更期盼,未來兩個「MIT」可以攜手共進,創造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哈克斐德校長一行上午由教育部長吳清基與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羅權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時代基金會董事長林百里及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董國猷等人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