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6月24日
副總統出席「2010年大師論壇──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森博士(Dr. Oliver E. Williamson)專題講座」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由經濟日報所主辦的「2010年大師論壇──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森博士(Dr. Oliver E. Williamson)專題講座」,並感謝主辦單位邀請威廉森博士來台發表「企業從交易成本學到什麼」專題演講,以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角度,分享他對全球景氣與經濟金融治理的看法,同時期盼威廉森博士為當前迫切的金融改革議題指引方向。
  副總統指出,威廉森博士是全球公認「交易成本經濟學」(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的奠基者,去年他獲獎時,諾貝爾評選委員會特別指出,威廉森博士最重要的學術貢獻在於提供因應當前金融危機的新思路。他的研究發現,縱使在契約中訂定鉅細靡遺的規範條文,也無法迫使參與者遵守規定,因為人性是傾向鑽營更多的法律漏洞,也就是他所提出的「規範永不完善性理論」。因此,「金融監管」必須有相當程度的「原則性規範」,不能過度拘泥於呆板的法律條文。
  副總統強調,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甚至全球經濟大衰退,根據雷曼調查人的報告,雷曼兄弟公司為了隱藏實際負債水準,設計出一套做帳辦法,把抵押融資申報成銷售,假裝風險資產已經脫售,以隱瞞實際的風險水準。而威廉森博士認為,正因為契約無法規範得萬無一失,必須透過非明文規定的機制,例如信任累積、企業內控,或階級倫理等方式,來防範欺詐可能帶來的傷害。因此,企業或政府的管理者都應該認真思考,未來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乃至資訊透明化與消費者保護等金融監理議題上,該如何改進,使金融市場運作更有秩序,而不再重蹈市場失靈的覆轍。
  副總統說,威廉森博士最近接受訪問時提到,根據他多年的研究觀察,建議台灣與中國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協議(ECFA)時,在接受對方誠意之餘,也要記得往前看,即應注意不利的狀況,並且要有防衛措施,以確保雙方協議按照計畫進行。副總統認為這個建議確實非常重要,此次我們與中國大陸協商ECFA的過程中,即秉持此項處理原則。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