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6月12日
副總統出席「國立中央大學98學年度畢業典禮暨頒授香港中文大學劉遵義校長名譽博士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國立中央大學98學年度畢業典禮暨頒授香港中文大學劉遵義校長名譽博士典禮」,副總統除恭賀劉遵義校長榮獲國立中央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學位外,並期勉學子未來無論在何種領域打拼,都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觀念,時常自我省思並以感恩的心與行動回饋社會,讓國家更加進步與祥和。
  副總統致詞表示,劉校長是全球知名的經濟學家,他在經濟發展及亞洲經濟問題等方面,成就卓越,透過他的研究,開啓了國際社會對東亞經濟問題的重視;劉校長多年來擔任我國與世界銀行等機構的政策顧問,不僅曾獲頒許多國家的院士、會士頭銜,也曾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李國鼎經濟發展講座」教授,因此,今天在李國鼎先生的母校頒授這項殊榮,可說是意義重大。
  副總統表示,中央大學擁有非常多傑出校友,最知名的就是有「台灣科技教父」之稱的李國鼎先生,不久前他參加「李國鼎故居」的開幕儀式,當天出席者對他都非常感念,因為他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功臣。
  副總統以個人的經歷,期勉畢業學子。他首先以「品」字與學子共勉,「品」用於人性,就是「品德」;用在產品,就是「品質」;用在年紀,就是「品味」;用在台灣未來經濟發展,就是「品牌」,台灣經濟必須轉型,轉型就必須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品牌。
  副總統強調,一個人數十年的為人處世、信用、能力、經濟、身分等項目的總和,就成了在別人心中「個人品牌」的總價值。他舉英國著名的道德學家山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的著作「品格的力量」一書所指出的,一個國家是否偉大,並不取決於疆域的大小,而是取決於人民品格的高低。同樣地,一個人是否偉大,不取決於他的財富多寡,而是取決於他的品格。未來不管身在何處,都要隨時自我提醒,對社會發揮多一點人文的關懷、環境的關心、道德的關注,讓國家社會更加祥和。
  副總統指出,面對全球人才的激烈競爭,離開學校後仍要不斷地追求「專業與知識」,必須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觀念,維持與時俱進的思維,讓自己有專業、有知識,再來談理想和改變,要用專業加深個人的深度,用知識增長廣度,自然可以掌握人生的高度。
  副總統表示,誠如李國鼎先生最著名的「空罐子哲學」,他說空罐子才能裝水進去,因此要以空罐子的心懷求知,也就是所謂「虛懷若谷」;他又說「我愈求知,愈覺得自己不足」。希望大家能夠讓自己保持心靈純淨、對事物充滿求知慾望,這正是國立中央大學校訓「誠樸」的具體實踐。副總統最後期許年輕學子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要秉持誠敬、樸實的信念,迎接挑戰,發揮最大的潛能,為國家社會開創嶄新的局面!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