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6月03日
總統接見大陸台商會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大陸台商會代表一行,感謝台商長期以來對台灣經濟與兩岸關係的卓越貢獻,並再度呼籲中共當局不要干擾、阻撓我們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總統表示,台商到大陸投資,帶動台灣與大陸的貿易,不但使台灣享有順差,也使得兩岸關係相對更為和平。總統稱許台商是台灣經濟的先鋒,政府也應該扮演好後盾的角色,他上任兩年來,努力打造一個可以讓台商大展身手的環境,盡量減少障礙。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特別請最熟悉兩岸貿易投資的江丙坤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也請高孔廉擔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顯示他對兩岸政策的重視。海基會在過去2年中,舉行了四次「江陳會」,簽署12項協議,從兩岸直航、陸客來台、食品安全、金融合作到共同打擊犯罪的司法互助等,可說涵蓋面非常廣泛;目前,政府也與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協議」,這對台灣未來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總統表示,台灣的生命線就是貿易,經濟成長仰賴外需,有人認為這有檢討空間,然而,以台灣的經濟規模、地理及各種情勢而言,短期內要改變以外銷為主的經濟型態不是那麼容易,政府能做的一方面是分散市場,例如針對巴西、印度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推動「新鄭和計畫」,以及參加世界貿易組織下的「政府採購協定」,努力拓展相關商機;另外一方面,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進口市場,我們不能忽略這個市場的發展,因此,簽訂「兩岸經濟協議」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降低關稅、保護智慧財產權及保障投資。
  總統強調,政府整體的經濟戰略是「壯大台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因此,我們跟大陸簽署經濟協議後,還希望與我們主要的貿易夥伴洽簽類似協議,大陸與我們都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而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本來就有權利與其他成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是WTO明確的規範。台灣目前已與5個中美洲國家簽了4個自由貿易協定,儘管簽訂之後對雙方貿易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因為總量占台灣對外貿易不到千分之二,因此,我們還需要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總統說,我們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就是中國大陸,所以我們先與中國大陸洽簽,然後再及於其他國家,因此,他在昨天以及4月25日與蔡英文主席的辯論中,都公開要求大陸當局不要阻撓我們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總統進一步表示,2000年整個亞洲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定,到去年增加到58個,當中沒有中華民國及北韓,這對我們的競爭相當不利,儘管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於貿易的增加有所幫助,從2002年的2,200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4,960億美元,然而我們全球的排名反而從第14名降到第18名,就是肇因於其他國家簽了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增加更快。
  總統並指出,透過「產業創新條例」、發展東北亞黃金航圈等種種努力,政府要將台灣打造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及「外商區域總部」,希望台商也能回台投資、造福鄉梓。
  總統告訴大陸台商,1年多來,台灣經濟復甦的情況越來越好,今年第1季的經濟成長率達到13.27%,主計處也持續上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從3.39%、4.72%到6.17%;失業率也不斷下降,從去年8月的6.13%降到5.39%,政府並將今年定位為「促進就業年」,因為不管經濟數據多亮麗,唯有改善失業情況,才能讓大家真正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最後,總統再度感謝台商對台灣經濟以及兩岸關係的貢獻,並期許在未來的黃金十年當中,大家可以增加對台灣的投資、幫助增加就業。
  大陸台商會代表一行包括:郭山輝、韓家宸、李茂盛、葉春榮、黃明智、曾欽照、王任生、鄭聰俊、林榮德、陳錦龍等會長,上午由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行政院長吳敦義、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