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5月26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蓋勒議員等一行
  馬英九總統今天強調,當人們失去和平時才會體會和平的重要性。過去2年政府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使台海緊張情勢大幅降低,現在看到朝鮮半島的情勢,除令人感到憂心,也證明政府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總統是在上午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問團團長蓋勒(MICHAEL GAHLER)等人時,做出以上表示。
  總統指出,台灣與歐盟的關係近年來發展良好,歐盟是台灣的最大投資者,雙方前年貿易額達477億美元,去年因金融海嘯衝擊降到370億美元,相信今年的雙邊貿易可恢復至前年水準。
  總統進一步表示,過去2年歐盟曾11次發表聲明或通過決議,支持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組織或活動,尤其是台灣非常希望參與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希望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整體來看,雙方交流非常頻密,例如去年他就職週年時計收到208位歐洲議會議員的祝賀,同時,去年共有19位歐洲議員訪台,今年至目前為止也已有13位議員訪台;另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去年率團訪問歐洲時受到歐洲議會熱烈歡迎,充分展現對台灣的善意。此外,莫拉克風災肆虐台灣後,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及歐洲議會議長布賽克即分別致電表達深切慰問,並派遣專家來台進行相關評估與協助救援工作,上述作為均令國人銘感在心。
  總統表示,目前歐洲是台灣學生的第2大留學地區,也是國人非常喜歡前往的旅遊地區,因此希望台灣能獲得免簽證待遇,他瞭解在座訪賓均非常努力推動,期盼未來能獲致正面回應。此外,若能繼續推動「貿易增進措施(TEM)」,相信雙邊貿易將有機會快速成長。
  總統指出,1992年他參加在慕尼黑舉行的歐洲安全會議,發表一篇有關台灣與歐洲關係的演講,呼籲台灣廠商及歐洲廠商共組策略聯盟,共同開發中國大陸市場,這個呼籲後來也記錄在NATO Review刊物中。台灣與中國大陸目前正積極洽簽兩岸經濟協議(ECFA),18年前的構想,現在正是可以被真正落實的時機。
  總統表示,台灣會採取「讓談判取代對抗,讓和解化解對立」的原則,努力改善兩岸關係,讓東亞2個所謂較為緊張的地區,至少在台海方面的緊張情勢可以大幅緩和,相信現在全世界的觀察家,很少有人會再認為台海恐爆發武裝衝突,台灣會盡一切力量維持此一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歐洲議會議員訪問團團長蓋勒則感謝總統撥冗接見及相關陪同人員的熱情款待,此行讓訪問團成員更加瞭解台灣的各項訊息。歐洲議會對民主國家的尊敬向來多於非民主國家,而台灣多年來一直遵行民主原則,因此歐洲議會將會繼續支持台灣。
  訪賓由外交部次長沈呂巡、歐洲經貿辦事處副處長TAMAS MACZAK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劉志攻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