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5月20日
總統訪視竹大附小融合教育校區
適值就職二週年,馬英九總統今天特地參訪由吳淑美老師一手催生的「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融合教育校區」,關懷融合教育的發展現況。
總統抵達校區後,由內政部江部長、教育部吳部長、曾政務委員及新竹市許市長陪同,首先參與國二融合班第四堂課程,與融合班同學一起上課,在溫馨互動當中,更瞭解融合班的教育理念。課後,總統表示,尊重與包容是台灣精神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一定要透過彼此欣賞、彼此接納才能創造共同的未來,假如大家從小就學會包容、將心比心與設身處地,對於社會的融合一定有很大的幫助。他很高興看到同學們這麼小就開始學習到這樣的觀念,相信長大之後,一定可以繼續發揚這些觀念,讓我們的社會更溫馨、更祥和。
午間,總統與融合班同學、老師及家長用餐,享用融合班同學們參與製作的美味餃子與餛飩。餐後,並主持「包粽成蒸」掀蓋儀式,祝福即將參與基測的國三融合班同學,能夠心想事成、順利成功。
總統致詞表示,就讀融合班的同學一樣可以參加基測,升上高中,與就讀普通班級的孩子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成長過程中學會包容、尊重與欣賞,並在未來歲月中把這些美德適用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有位家長告訴他,自己的四個孩子都是融合班畢業,孩子們最大的不同是學到在其他學校學不到的美德,而且是從生活中自然體會,是生活的一部份,不需要師長耳提面命,再三交待。
總統表示,同學們馬上就要基測,離開學校、進入高中,他要祝福同學們順利考上高中繼續學業,將累積的理念成為未來人生價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個人一向認為,台灣人所擁有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與包容,是百年累積的核心價值,很欣慰看到這些價值在融合班中真正被落實。
總統指出,人天生不那麼平等,也不一定都很完美,但可以經過後天的努力變得更平等、完美。總統舉日本「五體不滿足」作者乙武洋匡的故事表示,作者有一對非常開明進步的父母,將孩子的身心障礙視為一種試煉與挑戰,從小將他當成一般孩子教養,讓他有一般孩子的自信、夢想與自我期許,不僅打球、升學及戀愛,也要讀博士,作者所展現出來的自信令人感佩,相信融合班的孩子也會有這種特性。
總統特別感謝吳淑美老師20多年前的創舉,為許多孩子們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未來,並製作感動人心的「同班同學」紀錄片,希望這樣的價值與觀念可以持續廣為傳播。
隨後,總統親自觀賞「同班同學」紀錄片,並與大家分享觀後心得。總統表示,他在台北市長任內,接觸到社會福利與特殊教育領域,深刻瞭解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當時甚至有些社區公然反對某些社福機構的設立,讓他感到很意外、很受傷。他相信,這其實是一個教育議題,必需經過不斷的教育、實驗來改變大家的觀念,紀錄片反映的就是真實情況,如何讓人們的觀念一步一步改變,無法一蹴可幾,很多人沒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一旦碰到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如何將包容、尊重、欣賞的文化與價值透過教育來傳播,是非常重要的議題。總統強調,要在國際社會立足,這樣的價值觀非常重要,也是國際觀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包括尊重別的宗教與族群。
總統認為,紀錄片不僅彰顯了融合教育的特色,也希望能夠擴而展之,多在台灣各地播放,讓大家透過這種教育,養成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觀念,這是台灣最需要的心靈改革。因此,他要再度肯定吳老師多年來的努力,讓融合班、特殊教育走出不一樣的道路,也希望曾經參加過融合班的同學能夠將這樣的觀念多加宣揚,這是社會非常需要的一種價值與精神,可以讓大家更凝聚、更團結,也更能在國際社會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