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4月19日
總統出席「99年度全國災害防救演習」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台北縣長周錫瑋、內政部長江宜樺及國防部長高華柱等人陪同下,出席在台北縣二重疏洪道所舉辦的「99年度全國災害防救演習」。總統在視察過迅速逼真的防救災演習後表示,面對極端的氣候變化與頻仍天災,國人務必做好防救災準備,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防災重於救災」原則,貫徹全民防災。
  總統致詞內容為:
  看了各位的演習,我個人印象深刻,只有「完備、逼真、迅速、成效」八個字可以形容。去年12月10日,我也在同地方看過各位的演習,今天見到各位的演習又更進步,尤其是貫徹到基層這一部分,有更為精密的規劃,讓我們感到欣慰。
  我一向主張天然災害具有不可抗力,所謂不可抗力有無法預測及雖可預測,但無法對抗兩層意義,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有減災整備的作法。地震儘管無法預測,但如果能將建築物相關安全設施做好,災害一定可以減少;颱風可以預測,更應該徹底做好準備工作,希望大家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態度來因應,做到「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
  我要提出幾點具體建議,臺北縣是個大縣,有29個鄉鎮市、380多萬人口,因此,災害防救的工作很不容易。剛才,周縣長強調,災害防救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完全正確,無論是根據「地方制度法」或「災害防救法」都是這樣規定,但是中央一定要盡到支援與督導的責任,中央地方一條心,防災救災就有信心。
  而除了縣、鄉鎮市這一級外,希望未來動員能落實到村、里、鄰基層。救災的第一要務就是救人,例如颱風來臨前,把可能受災地區,易淹水或土石流敏感地區的民眾先撤離,就會較好處理。希望這次演習後,能夠將這些作法貫徹到基層,若能貫徹到鄰,讓鄰長來做宣導或通知,將來在撤離時會更為迅速。每位居民都要能知道,在災害發生時,何時該撤離,要攜帶什麼東西,以及撤離到哪裡。在災害發生前,民眾就看到7大系統的人員待命,讓他們感到放心、安心,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至於財產的損失,我們只能希望儘量減少。希望未來各鄉鎮市、村里一起來進行這方面的工作,讓防災整備真正落實到基層。
  去年10月5日發生芭瑪颱風時,我們就是採取「防災重於救災」的作法,南部撤離了7千8百多人,儘管撤離後未發生大狀況,但這也是很重要的預防演習,希望每個縣市都能貫徹。
  防災與救災是治標,真正重要的是國土規劃,將來有些地方若開發過度或不適宜再開發,我們需要有一套完備的規範。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災害,讓我們體認到防救災工作的困難,去年莫拉克為南台灣帶來將近三千毫米的雨量,但南部現在卻可能出現旱災,要因應這樣的狀況,我們要有更完備的準備。現在起到汛期來臨前,政府會在台北縣及高雄縣舉辦防救災演習,希望不只在一級機關,還要往下貫徹到鄉鎮市、村里鄰,讓大家都能知道災害發生時該如何因應,能做到這點,損害就會降到最低。
  台灣的天然資源不多,但天然災害不少,台灣人一向能以勇敢、務實及進取的態度面對天然災害,相信只要我們做好防救災的整備,再大的災害我們都能因應克服。很欣慰看到台北縣有很好的準備、迅速的動作及有效的規劃,希望其他縣市也能做好防救災工作,讓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少。最後,祝福所有參加演習的同仁,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