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4月15日
副總統出席台北陽明山國際獅子會授証成立42週年慶祝大會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晚間出席台北陽明山國際獅子會授証成立42週年慶祝大會,以「金融海嘯過後,企業如何再創藍海新願景」為題發表演說,除了闡析金融海嘯後的全球經濟情勢,也強調政府有決心鼓勵產業創新升級、幫助企業全球布局,期盼企業厚植創新及整合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再創成功新藍海。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參加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陽明山國際獅子會成立42週年慶祝大會,40多年前,陽明山國際獅子會的成員就很有遠見,深知台灣一定要國際化,一定要走出去,他們多年來的努力與貢獻,大家有目共睹,值得欽佩。
  副總統提到,全球金融海嘯帶給我們許多教訓。首先,這波百年來最大的金融風暴造成全球經濟大變動,影響深遠,也讓各國政府深刻體認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各國充分體認問題的嚴重性,紛紛提出對策振興經濟、穩定金融,才使得大家能夠安然度過這次金融風暴,這一點也與獅子會講求國際合作的精神十分吻合。其次,在金融海嘯衝擊下,亞洲國家受創最輕、復甦最快,從2008年到2009年各國的經貿表現來看,除了日本以外,亞洲各國很快就獲得復甦,代表亞洲國家是值得注意的力量。第三,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形成,不論是東協加1、加3、加5、加7,成員不斷擴大,歐洲有27個國家組成歐盟,美洲也有北美自由貿易區,都是區域經濟整合的事實。第四,新興市場崛起與新興產業形成。最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受到衝擊後引發社會、失業等問題,於是開始出現保護主義的聲浪。這些都是金融海嘯造成經濟大變動後所帶給我們的教訓,而這一切都正影響著國際經濟秩序。
  對於未來台灣將面臨的機會與挑戰,副總統指出三項因素,將影響台灣經濟與企業的發展。第一,中國大陸的崛起。金融海嘯後證明中國大陸的經濟力量龐大,中國大陸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貿易國,最大外匯存底國家,市場誘因龐大,對台灣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第二,區域經濟整合的挑戰。東協10國加上中國大陸、日、韓,甚至紐、澳、印度,整合的過程勢必對台灣企業形成很大壓力。第三,台灣經濟與產業所需的轉型與升級。
  副總統強調,台灣企業要創造藍海策略,就要提升競爭力,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其中,有二個重要的策略,第一,要有創新的能力,創新代表研發、設計、行銷與品牌,要更加速積極推動創新,如此才能讓我們在國際市場保持利基與優勢;第二,要有整合的能力,在國際分工密切、產品多樣化的時代,唯有做到系統整合、跨領域整合、國際合作與交流,才能與其他國家一較高下。
  至於政府的角色,副總統強調,政府要配合企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打造足以提升競爭力的環境。在這方面,政府的政策有二個重點,第一就是創新,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動制定「產業創新條例」,目的就是要打造獎勵產業創新的投資環境,培養更高的競爭力;第二,幫助企業打開全球市場,布局全球,現在中國大陸就是全世界都想搶佔的市場,我們要與中國大陸洽談ECFA也正是這個原因,希望讓我們的產業將來更具競爭力,在國際市場取得優勢。
  副總統強調,如果能做到這幾點,我們有信心,台灣的經濟在後金融海嘯時代,必能再創亮眼成績。他也呼籲大家以更宏觀、前瞻的國際視野看待目前政府所採取的政策措施,相信台灣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