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4月12日
總統接見工會團體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工會團體代表,對勞工朋友為台灣經濟打拼且貢獻卓著,表達敬意與感謝之忱。
  總統說,他擔任台北市長時,多次與在座工會團體代表溝通,並協助改善勞工環境;當選總統後,行政院勞委會也積極保障勞工權益,修正「勞保條例」、「就業保險法」及「就業服務法」等法令,並於98年開辦「勞保年金」,讓勞工朋友享有更多的保障。
  總統指出,台灣遭受金融海嘯衝擊時,政府提出銀行存款全部保障及中央銀行7次降息之政策,穩定台灣金融及資本市場,同時提出「三挺」政策,要求銀行挺企業,不可任意對正常繳稅、營運的企業抽銀根,幫助台灣的銀行、企業及勞工度過難關。
  總統表示,政府除繼續努力改善台灣失業率外,在去年四月已通過了工會法及教師法修正案,來促進工會發展,揭開勞工運動史的劃時代意義,並實踐憲法人民結社自由精神;此外,「勞資爭議處理法」的修正,有利於勞工與企業進行協商,為勞工謀求更多權益。而政府已逐步規劃建立全國性的「勞工權益基金」,為遭受企業惡性倒閉的勞工,補助訴訟期間的費用及生活費,落實真正照顧勞工的目標。
  總統強調,台灣經濟復甦的四大特色,第一是高就業成長,第二是創新,第三是節能減碳,第四則是參與亞太經濟整合。其中節能減碳議題不容小覷,雖然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也沒有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但是前年台灣排碳量減了4.4%,去年減5%,成效在國際間有目共睹,增加台灣爭取國際空間的機會。
  總統也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目的就是要與亞太經濟整合,主要內容是減稅、投資保障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秉持小而必要原則,完全不觸及勞工問題,絕不會開放大陸勞工來台;並有別於新加坡與美國較大型的自由貿易協定,改以「架構協議」方式,把時間拉長、減少衝擊及增加調適機會,而大陸方面也承諾,絕不會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且目前開放的1,415項大陸農產品稅捐也不會減少,並儘量減少對台灣弱勢傳統產業的影響,政府也會針對這方面據以力爭。
  總統表示,針對可能受到衝擊的傳統產業,經濟部已編列950億元以3種方式補助:第一為輔導振興:針對受到威脅但未成為事實的產業進行補助;第二為調整體質:針對已受到傷害但還不嚴重的產業進行補助;第三為損害救濟:針對受到較大傷害的產業進行救濟。總統說,政府已規劃整套辦法,一定全力會保護台灣產業及勞工。
  總統進一步表示,協議簽署後,透過關稅減免,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就會提升,所帶來的出口及就業機會增加,勞工就會受惠;此外,美國商會、歐洲商會及日本工商會等國際級專家,一致認為外商投資會因此擴大,台灣成為亞太經貿樞紐的目標可期。
  總統指出,目前在立法院審議中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鼓勵中小企業僱用勞工,多僱用一位勞工每月補助1萬元,補助6個月,有特殊狀況者可延長到1年,希望藉由此條例,同時照顧到中小企業及勞工。
  總統認為,台灣的勞工是台灣的寶,對台灣經濟貢獻功不可沒,尤其是看到年輕人才,參加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及紅點(Red Dot)設計展,雙雙締造國際佳績。總統最後也強調,勞工權益、中小企業及弱勢產業是政府優先照顧的對象,同時也會將過去一年多來所推動的重要政策繼續執行。
  工會團體代表一行上午由行政院勞委會主委王如玄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