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3月20日
副總統出席「台中市磐石會新舊任(第12、13屆)會長交接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台中市磐石會新舊任(第12、13屆)會長交接典禮」,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致詞全文為:
        去年我雖未能到場參加交接典禮,但我知道大家去年度過很辛苦的一年,然而現在回憶起來,有幾點不錯的現象,第一是台灣經濟景氣回升比預期早,去年金融海嘯期間,台灣企業都挺住了,記得去年到台中及台南視察時,狀況還很嚴峻,而政府也下了很多苦心,透過台中市長胡志強介紹,有機會與英國牛津大學院長,世界知名的經濟顧問,就經濟議題交換許多寶貴的意見,他也肯定台灣政府刺激經濟復甦相關措施。
        相較於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金融體系受到重創,台灣的銀行並不需要政府出資協助,台灣產業也沒有發生嚴重倒閉現象,大家都撐過去了。記得去年我與製造業業者見面,得知訂單取消、貨品滯銷的狀況,我便與經濟部反應,後來採取不准銀行任意抽銀根政策,現在產品存貨與訂單狀況都已好轉,這也表示政府應變能力還算不錯。
        現在台灣經濟否極泰來、穩定回升,所以我們要利用這個時機提升競爭力,簡單來說,有2種方式,分為對內和對外。對內就是積極創新,過去台灣經濟取向以代工為主,代工並非不好,但要做就要做到無法取代,靠的就是不斷創新,所以政府以「產業創新條例」取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淘汰過去投資高科技享有5年免稅待遇,以鼓勵創新獎勵稅捐優惠,創新包括研發、人才培育、品牌行銷及營運總部等,只要是屬於這些領域的投資就能享有減免稅捐的優惠,這是台灣40年來頭次有獎勵投資條例,是個新的開始,期待這項條例能在立法院優先通過,也期待這項條例通過後,無論是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不管是農業、服務業或製造業,都能享受創新帶來的稅捐優惠,這是讓台灣經濟轉型及升級很重要的政策工具,我也很希望各界企業都能積極推動創新工作,台灣經濟就會更加繁榮。
        對外就是爭取對外貿易及投資環境,不能被孤立及邊緣化,台灣本身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需要對外密切互動,這就是政府積極推動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重要的原因,也是台灣經濟「ㄟ擱發」的機會,簽了只會更好,端看政府怎麼做;目前規劃原則很簡單,就是讓台灣廠商在外做生意能取得公平及有利的經濟地位,簡單來說有3項內容:第一是貿易,第二是投資,第三是產業合作,也就是智慧財產權保障。在貿易方面,盡量爭取對我方有利條件,也就是「早期收穫清單」,而為了減輕對國內產業衝擊,「早期收穫清單」項目並不會多,因為任何協議都是有取有捨,協議重點會擺在取得投資及智慧財產權保障,至於減免關稅的項目會逐步討論,因為「架構」協議的精神就是訂定大原則後,實質項目視情形及能力再做談判,經濟部未來在談判時都會與業者密切溝通。另外,關於「早期收穫清單」項目,政府一定會堅守底線,絕不會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及大陸勞工,這點請各位放心,拜託大家多多代為宣導,相信只要止住底線,會有很好的談判結果。
        我也要說明為何一定要簽署的理由,這幾年我觀察到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政府政策及環境都需要來配合,就像孩童接受小學、中學到大學教育,所需要的師資及教材等都不同,台灣產業目前亦是如此;現在台灣產業正值轉型時機,就要取得更大的市場,這也是台灣幾十年來生存發展經驗,所以我們更不能捨棄中國大陸廣大市場,因它會帶來外來投資、增加工作機會及茁壯內銷市場,這也是台灣經濟發展及全球佈局重要的門檻,不跨過去就會變成國際經濟的孤兒,所以台灣產業轉型成功與否,簽署「兩岸經濟協議」是重要因素之ㄧ。
        最後,我也希望座各位多多支持「產業創新條例」,享受投資創新的稅捐優惠,以及支持政府簽署「兩岸經濟協議」。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