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3月14日
總統出席「兩岸經濟協議座談」並訪視台南縣白河鎮林子內社區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前往台南縣出席由農委會主辦的「兩岸經濟協議座談」,座談會首先由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經濟部長施顏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及陸委會副主委高長依序說明協議內容及效益,總統致詞後,與出席民眾進行意見交流,並於會後做綜合裁示。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要特別針對幾項問題提出說明,首先,不簽「兩岸經濟協議」的後果就是「生意難做、競爭不過」。目前中華民國與23個國家有正式邦交,但中國大陸則有171個邦交國,這就是所謂的「外交孤立」,然而,外交孤立雖然不好,但我們還是能夠生存,但如果「經濟孤立」,生存就很困難了。2000年的時候,在亞洲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定,到了去年,已經增加到58個,沒有在亞洲簽自由貿易協定的,除了中華民國之外,只有北韓。我國作為一個大貿易國,竟然無法參與其中,主要就是因為亞洲國家與我國都沒有邦交關係。事實上,過去我國曾經簽署5個自由貿易協定,但對象都是中美洲國家,包括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巴拿馬、尼加拉瓜及貝里斯,貿易量只占千分之二。總統說,全世界的國家尋求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都是找主要貿易伙伴,效益才會凸顯,而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就是中國大陸,台灣的出口高達40%銷往大陸,這就是我們應該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的原因。總統表示,由於台灣尚未與亞洲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無法保障我們可以拿到最低的關稅,所以台灣對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外銷市場都在萎縮,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必需及早因應。
  對於有輿論質疑即使要簽,為什麼要這麼急?總統表示,這是因為東協與中國大陸所簽的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於今年元月1日正式生效。我們每年賣到大陸的東西將近1000億美元,其中,必需付9%的關稅,大約是90億美元,大陸出口到台灣大約300多億美元,關稅約13億美元,我們光關稅就要多付70多億美元,更不用說我們的產品付了關稅之後,成本增加、競爭因而降低。此外,對於有人認為東協與我國產品重疊的部分太多,石化、汽車零件、工具機及部份紡織品,還可以忍耐,不必這麼急著簽,總統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緊接著日本、韓國就要與大陸簽自由貿易協定,屆時會對我國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早日簽署,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因為越早做,受的損害就越少、增加的好處越多。
  總統表示,也有人認為我們可以先與其他國家簽署,之後再與大陸簽署,事實上,我們應該與主要的貿易對手簽署,第一就是中國大陸、第二是日本、第三是美國,第四則是東南亞,這四個國家與地區是我們將來要優先考慮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對象。至於我們與中國大陸簽了兩岸經濟協議之後,其他的國家是否就會和我們簽?總統認為,我們與大陸簽了之後,其他的國家就會思考,北京願意和台北改善關係,為什麼他們不可以?總統以他上任之後推動改善兩岸關係為例指出,同時間台灣與美國、日本、澳洲及東南亞的關係都有改善,這是一樣的道理。
  總統指出,有關我們與大陸簽「兩岸經濟協議」會不會傷害台灣主權的質疑,他要向大家保證,未來簽署協議所有的過程與內容都會向立法院報告,行政部門從現在開始將規劃10場次到立法院報告,只要不影響談判過程的,都會公開說明,儘量做到透明化,符合「國家需要、民意支持與國會監督」的原則,「兩岸經濟協議」涉及關稅,一定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請大家放心。
  總統強調,他身為總統,一定全力為台灣尋找出路,目前全世界已經有266個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如果繼續經濟孤立,未來堪慮。總統也向大家保證,絕不開放大陸勞工及增加大陸農產品進口,尤其他就任總統已經1年10個月,並未開放任何一項大陸農產品進口,已開放的1415項農產品中,有三分之二是民進黨執政時期開放的,三分之一則是2000年前國民黨執政時開放的。總統說,他不會出賣台灣,只會賣台灣的水果,過去一年,水果外銷大陸增加約2倍,新鮮蔬菜增加8倍,屏東、高雄的石斑魚增加4倍,達17億新台幣,共4,800公噸,就是具體的證明。
  總統於綜合裁示時表示,從民眾的反應可以得知,大家有期待、也有擔心,他強調,政府已經做好準備,經濟部也鎖定可能受影響的產業,並與相關工會進行座談,雖然我們尚未與大陸談妥那些產品要列入早期收穫條款,他請大家放心,每一個產業都會有很好的補償辦法,經濟部已編列950億,分10年來幫助產業度過難關。
  總統指出,政府不是只談好處,而是衡量利弊,發現利大於弊,特別是「兩岸經濟協議」簽訂之後,台灣的外商會因此增加投資,其他的外商也會提高來台投資的意願。總統也重述他的經濟願景,就是要將台灣打造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及台商全球營運總部、外商的亞太營運總部,證諸歷史,「開放一定興旺,閉鎖一定萎縮」,當然,開放要有技巧,政府會做好規劃,他身為總統,所有的施政都會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一定說得到、做得到。
  稍早,總統也訪視台南縣白河鎮林子內社區,瞭解農村再生情況,在解說人員的陪同下,參觀社區建設,與居民溫馨話家常,並於社區藝術家的作品中,提字「同心協力建農村、造景興業蔭子孫」。隨後,總統與社區居民座談,聽取農委會簡報及民眾意見,並綜合回應。
  總統表示,為了農村的發展,農委會提出「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推動農村再生計畫,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這樣的計畫不是為了政黨或財團,而是為了農村,透過由下而上、計畫導向、軟硬兼施(軟體、硬體兼備)的三大原則,在此計劃推動下,未來將打造4000個農、漁村,估計有60萬農戶受惠。
  至於社區居民擔心農村改造之後,財團可能介入或過度開發,總統回應表示,團結力量大,只要社區的居民信念一致,政府也會從旁協助,這樣的狀況應該不會發生。有關當地水患問題,總統特別表示,政府將提高預算至500億元,處理南部地區治水及解決缺水的問題,總統也請地方政府做好水源區保護、不要濫行開發。總統強調,水庫自然會淤積,但只要做好水土保持,就可以延長水庫的壽命。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