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9年03月12日
總統出席「減碳森(生)活.綠動99-99年中樞紀念植樹活動」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前往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文化公園出席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的「減碳森(生)活.綠動99-99年中樞紀念植樹活動」,除應邀致詞,並親自種植福木,帶領全國民眾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
總統致詞表示,早在2千多年前,孟子即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到了1894年(光緒20年),年僅28歲的孫文先生向李鴻章上書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30年後,民國13年他在演講三民主義時則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
總統進一步表示,政府在節能減碳方面已訂出標準,希望2016-2020年時,把碳排放量降到2008年的水準、2025年降到2000年的水準。根據統計2008年碳排放減少4.4%,回到2005年的水準,2009年初步統計又減少5%排放量,因此政府愈來愈有信心可以在2016年至2020時,把碳排放量降至2005年的水準。
總統指出,事實上,這2年來國人都非常努力,台電公司也採取鼓勵節能作法,用電量若減少到某一程度,電價可享8折,前年7月到現在不到20個月,共減少用電70億度,等於台中市107萬人口3年用電量,相當於1萬2千多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因此不要小看全民努力所獲致的成果。
總統表示,他和蕭副總統在大選時提出「愛臺12建設」-「綠色造林計畫」競選政見中,預計在8年內造林6萬公頃,目前造林約1萬多公頃,撫育森林數萬公頃,進度仍待加強,政府期望公、民營企業踴躍參與這項有史以來最積極的造林計畫。此外,政府也指定花蓮大農大富、嘉義東石鰲鼓、屏東林後四林等區域為3處平地森林遊樂區地點,未來估計可產生286.3億元的經濟效益,實際上又可為減少地球暖化及節能減碳做出貢獻。
總統指出,剛才周縣長提到河川整治,他在擔任台北市長前即為淡水河與基隆河水質感到憂心,當時污染源12%來自台北市、88%來自台北縣,台北市部分很早即獲得解決,而台北縣部分則沒有大幅度進展。周縣長上任後,推動幾項重大工作,把淡水河上游、大漢溪沿線30多家違規工廠與砂石廠拆除,啟用淡水河至河口14個截流站,大量減少污染物,使淡水河污染指數(RPI)由嚴重污染降至中度污染,有時甚至降為輕度污染,是30年來污染最低的時刻。
總統表示,植樹不是只有今天,希望農委會、政府、民間企業及全民能夠一起參與植樹計畫。2千多年前孟子、1百年前國父都是植樹造林的提倡者,我們不要讓前輩笑話,應該做好節能減碳的工作,把環境變得更好,這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後代子孫設法,讓大家一起為保護家園,改善地球生態環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