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2月24日
總統接見「台灣省商業會全體理監事及台灣省20縣市商業會理事長」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台灣省商業會全體理監事及台灣省20縣市商業會理事長」一行。總統首先向在場來賓先進拜晚年,並表示,「台灣省商業會」自台灣光復後即扮演政府與民間的溝通橋樑,長期以來為台灣經濟發展及官民的溝通做出卓越的貢獻。
  總統說,去年台灣經歷各種挑戰,首先是全球金融海嘯的經濟衝擊,再來是八八水災及H1N1疫情的侵襲,在政府的努力下,現在各種情勢都趨於穩定。有關H1N1疫情的問題,中央新流感疫情指揮中心已於昨天裁撤,對抗疫情的任務圓滿成功;總統指出,台灣的疫苗接種人數將近全國四分之ㄧ,18歲以下國人的接種比例為75%,全國接種疫苗比例位居全球4、5名之間,疫情最嚴重時有1,000多個班級停課,但在寒假前幾乎都不停課了,顯示疫情獲得良好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台灣 之接種疫苗為自製,世界上僅有25個國家如此,而且免費。另外,有關八八水災的災後重建,政府已將800多戶的災民遷入家庭式的住宅,現在政府的目標是把將近2,000多戶的災民安置在永久屋內。
  總統指出,行政院主計處公佈最新經濟數據,我國去年第四季GDP展現旺盛的9.22%成長率,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則上修到4.72%,雖然失業率到今年1月已下降至5.68%,但還有62萬人失業,尤其中長期失業人數呈現增加情勢,總統說,降低失業率應列為今年經濟復甦最重要的工作,政府也正在研擬相關改善措施。
  總統進一步指出,今年台灣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可望達到18,000多美元,創下歷年新高,希望經濟的復甦同時做到就業增加的復甦,這也是政府的重要目標。總統說,去年此時,政府為刺激買氣發放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今年則完全不需要,無論是百貨、旅遊及餐飲等,都顯示國人已恢復消費力;另外,台灣的外匯存底創下新高,於元月底達到3,500億美元,相較於有政府債信危機的4個歐洲國家,包括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與西班牙,我國因為政府推動銀行挺企業等相關措施,逐漸把台灣的經濟從谷底拉回。
  總統表示,去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WEF)評比台灣的國家競爭力為全球第12名,名次前進5名,其他像創新、研發等的評比都名列前茅,經商環境評比也從第61名進步到第45名,他希望藉著這些利基加速經濟發展,此外,政府也推動「產業創新條例」鼓勵中小企業雇用勞工,並預計將原本每位勞工每月1萬元,補助6個月的期限,延長到1年,通用此一產業「創新」者,包括高科技、農業、漁業等產業。
  總統也強調,在推動經濟復甦的同時,我們也要做到節能減碳的工作,他希望全民一同努力,達到2016-2020年時的碳排放量降到2005年水準、2025年降到2000年水準、2050年回到2000年一半的水準,莫拉克颱風驚人的降雨量和最近《十一2℃》的記錄片正說明這個工作的重要性,而他上任後也要求總統府員工省電、省水、省紙,避免台灣環境受到更大的衝擊。
  總統表示,台灣經濟復甦與發展最重要的是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包括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從 2000年到2009年,亞洲自由貿易協定從3個增加到58個,只有台灣和北韓沒有參與,雖然我們與拉丁美洲5個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貿易量只占千分之二,所以台灣必須積極突破孤立和邊緣化的困境,針對主要貿易夥伴簽署,最主要的就是中國大陸,透過降低關稅,甚至將來如果有免稅待遇,以此來創造更多市場商機、吸引外商投資及增加就業機會,做到「幫助人民做生意、提高台灣競爭力」,並以「壯大台灣、連結兩岸、佈局全球」的戰略規劃,帶領台灣走向經濟繁榮、光明的大道。
  總統也強調,簽署「兩岸經濟協議」勢必有些產業會受到衝擊,但政府已編列950億元的預算,並規劃振興輔導、調整體質及損害救濟三種方式,幫助產業度過難關;此外,秉持「一幫、二不、三要」原則,絕不開放大陸勞工及增加大陸農產品進口,尤其前任政府執政後開放936項的農產品,是國民黨政府執政時期的兩倍,而他上任迄今未增加任何一項,因此大家切勿相信若干媒體錯誤的指控。
  「台灣省商業會全體理監事及台灣省20縣市商業會理事長」一行47人,上午由經濟部次長梁國新、交通部次長葉匡時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