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2月16日
總統參加「佛陀紀念館第一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前往高雄縣佛光山參加由星雲法師所主持的「佛陀紀念館第一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庚寅年大年初三,英九很高興來到佛光山參加這一場非常特殊的盛會,見證一場非常特殊的過程,帶著非常特殊的心情,對未來充滿著特殊的期待,我講了四個「特殊」就是要說明這場活動極為不凡、與眾不同,除了向各位拜年、祝福新年外,我一定要將這段動人的故事向大家報告。
  12年前,星雲法師赴印度弘揚佛法,遇見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他告訴星雲法師,他希望把珍藏了30年的佛牙交付給星雲法師保管,當時,星雲法師感到非常意外,因為全世界相傳只有3顆佛牙,一顆在斯里蘭卡,一顆在中國大陸,另外一顆不知下落,沒想到這顆原來在印度;這顆佛牙在13世紀回教徒侵入印度的時候,曾被秘密送往西藏,然後西藏的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歷經千辛萬苦,翻越喜瑪拉雅山將佛牙送回印度,沒想到當這位喇嘛年紀逐漸增長時,會將這件事付託給中華民國台灣的星雲法師。
  法師當年幾乎不敢相信台灣佛教徒會有這樣的福報,但他覺得我們不能夠在這件事情上有任何閃失,經過仔細推敲研究後,他決定接受並準備在台灣蓋「佛陀紀念館」,依照千百年來的佛教習俗,妥善保存佛牙,這就是今天這項活動的由來。
  經過12年的努力,「佛陀紀念館」初步工程終於完工,今天要舉行地宮珍寶第一次入宮儀式,這紀念館之所以特殊,因為它將來會蒐藏全世界具有紀念性、歷史性、知識性及美學性的寶物,不一定是有很高的世俗價值,但卻有無比精神價值,剛才大師開釋的時候也有提到這一點,所以將來它會成為台灣的地標,也是全世界佛教徒的文化聖地,這是我感到欽佩與高興的地方。
  在台灣2,300萬人口中,有近四分之一,550多萬名的佛教徒,因此,佛教對台灣的人、事都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幾十年來,包括佛光會、慈濟功德會、法鼓山、中台禪寺、靈鷲山這些佛教團體,以非常入世的態度,非常廣博的愛心推動無數的社會公益活動,在淨化人心、推廣福利及傳播教化、在許多政府與其他民間團體無法深入的領域,達成轉變人心及社會風氣的功能,讓我們感受良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這些佛教團體,我覺得具有幾項特色,第一、他們都具有「入世性」,他們的思想修為是出世的,但他們的行動是入世的,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和我們每一位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次是「志工化」,就像在場這麼多不收一毛錢的報酬,但卻無怨無悔的幫助佛光會推廣教義來幫助弱勢,這種廣大的志工運動,在全世界是非常少見;第三是「企業化」,這些宗教團體都確立了它的公益目標,然後訂定策略、重視效率並徹底執行,憑良心說,他們很多工作做得比政府要好,因為他們不是為了交差,是為了實現他們的理想,我相信大家看佛光會都知道我說的不錯。還有一點,就是達賴喇嘛過去來台灣的時候特別指出來的,就是我們台灣佛教比丘尼水準特別高。
  這些現象從我個人的觀察,我們政府,去年是遷台60年,明年是建國100年,如果說政府遷台60年有哪些現象讓我們感動,我覺得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我剛才所說這一類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他們展現出來的特色是過去佛教在大陸或其他地方並未完全展現出來的,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為什麼佛教到了台灣會有這麼興旺的發展,會感動這麼多人,而且擴及到全世界,現在這4、5個佛教團體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幾十個國家,甚至上百個國家都有據點,讓我們感覺到這些力量從哪裡來的?
  差不多10多年前我到荷蘭,參加一項國際法的活動,中間有一場餐會是荷蘭代表處舉辦的,我去參加的時候,看到兩位比丘尼,我好奇問她們是從哪裡去的,她們說回答說從台灣佛光會,我問「你們來這做什麼呢?」對方回答「我們預備在阿姆斯特丹開館,要設一個禮佛的地方。」我看一下兩位非常嬌小的比丘尼要開館,我是有一點想「是真的嗎?」但沒多久果真開成了,後來我第二次去阿姆斯特丹,也去禮佛,她們真的很有辦法、很能幹。
  這代表的其實就是我們過去60年來,台灣人民所展現出來我常說的核心價值-「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包容」,這些核心價值形塑台灣這60年來非常重要的文化與社會面貌,而佛教團體在這方面表現得最有組織、最有效率,也最有成果。
  今天我們看到這樣的活動,各位一定要記住,12年前當大師帶團到泰國把佛牙迎回來的時候所講的話,他說,各位,我們有這個福報,你千萬不要認為有了這個福報,以後就天下太平、安和樂利了,大家一定要繼續努力才能夠得到這個福報。所以大師不談迷信,希望大家在有這個福報的加持之下,能夠表現得更好,更能夠讓台灣變成一個富強康樂的地方,這點讓我非常地感動。大師不會隨便說有這樣的佛牙「就沒問題了」,不是這樣的,他要讓大家知道,大家還是要努力才能夠得到。大師說這是一種鼓勵、激勵、期許。西藏的高僧,珍藏30年,經過許多專家認證認為就是當年佛陀舍利子的世界級珍寶,願意將之交付給見面沒有幾次的台灣佛教領袖,憑的是什麼呢?他就是相信佛光會過去的努力,已建立起大家對他的信心,這種交付代表一種責任的付託與未來深深的期許,這一點也是我們感到很驕傲的,他沒有交給別人,而是交給台灣的佛教界。
  還有一個我感到很有趣,覺得很特殊的地方,這地宮有48個宮,100年開一個宮,大師剛才說要開4,800年,我曾經擔任過行政院研考會的主任委員,負責政府中長程計畫的研擬,在政府詞彙中,短程計畫是一年以下,中程計畫是2年到7年,長程計畫則為7年以上,我們不可能有4,800年的計畫,這代表的是什麼樣的宏觀?什麼樣的高度?什麼樣的期許?大師真的很希望在未來幾千年台灣都能夠平平安安、和和樂樂。
  大師多次開釋,希望大家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很普通,沒有什麼高論的道理,但是真的要做到也很不容易,所以大師一方面有地宮入宮儀式的規劃,讓大家感覺到佛陀最寶貴的遺物在台灣,幫助大家加持,提供大家福報,但是大家還是要繼續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把這個福報發揚起來,真正能夠得到這個福報。大師要我們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信心、給人希望,這也是要能夠得到福報很重要的前提,所以看到佛教界有這樣的盛會,我今天有機會來參加,真的真的感到非常榮幸,我再一次地和在場所有的信眾表達我們由衷的感恩之意,讓我們努力地實踐大師多年來對我們的開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讓我們把台灣打造成一個人間福地,祝福大家,阿彌陀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