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2月06日
總統參加中華民國鄉鎮市長聯誼總會99年度會議暨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前往桃園縣中壢市公所參加中華民國鄉鎮市長聯誼總會99年度會議暨頒獎典禮,除致詞,並親自頒發感謝狀給14位縣市會長,感謝他們協助推動會務的辛勞。
  總統表示,農曆新年將屆,他要先藉這個機會向大家賀年,祝福大家:虎年行大運、福虎生風、萬事亨通,同時也要對所有鄉鎮市長在基層的奉獻,表達誠摯的感謝與肯定之意。
  總統表示,鄉鎮市長聯誼會一向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做為鄉鎮市與中央機關間的橋樑,尤其去年「八八水災」期間,特別捐出150萬給南部的鄉鎮,以協助重建工作,非常令人感動。總統說,鄉鎮市的工作與基層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所有工作同仁都必須把自己的工作融入鄉鎮市民的生活。現在透過便利的交通,尤其是高鐵,南北已變成一日生活圈,在許多方面都可以借重彼此的經驗。
  總統指出,鄉鎮市代表一種基層的草根民主,對民眾的照顧非常重要,從今年12月25日開始,在五都選舉之後,將增加4個直轄市,除了原有的台北市,台北縣變成新北市,台中市、縣合併成為台中市;台南市、縣變成台南市;高雄市、縣成為高雄市,改制之後台灣整體的地方空間將有極大的改變。對於有些人憂慮五都成立之後,鄉鎮市是否可能被邊緣化?總統表示,地方制度法其實已有明確規定,之所以要推動五都,是希望確實掌握主要都會區的發展方向,提升整體競爭力,因此,每一個都都會與周邊的縣市結合成為一個區域,將來希望讓區域的發展成為發展主軸。區域成員所共同推出的建設方案,行政院會優先給予補助,因此,建立一個同區域的合作平台,將來會成為縣市與鄉鎮非常重要的任務。
  總統以他過去擔任台北市長的經驗為例指出,過去他積極推動北部8縣市的合作,將交通、觀光、消防、災防等納入合作項目,當時台北市還與台北縣訂定一個行政契約,其中有7大項、96小項的合作計畫,從相對單純的共同取締酒後駕車,到推動淡水河整治,完成後每年透過相互的觀摩與交流,以提高雙方的合作意願,這也是將來其他鄉鎮市、縣市可以進行的,南部7縣市也有類似的合作平台。
  總統認為,全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如果透過國家的外殼去看內部,實際上也是城市與城市、區域與區域的競爭,一個國家不可能每個小城大鎮都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團結起來就可以,至於如何團結,就靠行政區劃,這樣力量才會大,周邊國家包括韓國的仁川、金浦,大陸的天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是結合一個很大的區塊,透過彼此的互補創造更強的競爭力,一方面可以節省行政的經費,二方面可以有更好的綜合效果。總統說,台灣處在東亞的中心,我們不能完全不顧及外面的變化,「開放一定興旺,閉鎖必然萎縮」,台灣幾百年來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從鄭成功時代就是一個成功的國際貿易島,鄭成功如果不是因為部屬陳永華大力推動國際貿易,根本無法生存,在那個年代,每年有50艘商船運送台灣的貨物到日本去,包括鹿皮、樟腦等。
  總統強調,唯有開放才能走出困境,台灣不能抱殘守缺,亞太地區在2000年的時候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定,到了去年已經有58個,這當中只有中華民國與北韓沒有,我國因為外交的孤立導致經濟的孤立,台灣目前在主要的貿易對手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都在萎縮當中,因此我們一定要積極與其他國家,尤其是主要的貿易對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稅降低之後,貿易量自然會增加。
  對於縣市改制之後的發展,總統也請在場的鄉鎮市長不必擔心,將來中央在統籌分配款的分配上,會把餅做大,讓大家站在立足點平等的方向,不會因為是五都就得到特別多,而是按照人口等其他條件分配。總統強調,政府推動縣市改制是為了國家整體的考慮,沒有任何政治的考慮,更沒有任何藍綠的考慮。在縣市改制為直轄市的過渡期間,原任鄉鎮市長除了任期屆滿或其他司法因素外,其餘都可以轉任為區長,以協助五都的政府做好相關的區域計畫。
  總統表示,政府遷台已六十多年,行政區劃並未做過大幅度的改變,這次下定決心推動,就是希望不要繼續蹉跎,中央政府的組織再造亦復如此,不能在蹉跎當中虛耗台灣人民的機會。對於在他上任之後政府所推動的各項政策,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但這些對台灣的長遠發展都非常重要。總統告訴在座的鄉鎮市長,透過地方制度法的修正以及中央政府組織再造,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耗費,提高中央與地方機關的效率,這是他最重要的目的,他身為國家元首,關心的不是下一次的選舉,而是下一代的幸福。他必須以此為出發點,才能把工作做好;一定要這樣做,才能讓讓國家有一條長遠的路。
  總統說,他開放兩岸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台也是如此,因為台灣需要一個和平的外在環境,如果雙方繼續惡鬥,台灣的發展很難往前邁進,現在改善關係之後,台灣的國際空間因而增加,去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是我們離開聯合國38年後的第一次,這是因為我們不斷努力,改善兩岸關係,建立雙方互信,讓對岸認為不打壓我們對大家都有利,創造雙贏的條件,不是靠飛機大砲,而是靠我們的誠意與努力來改善;美國對台軍售就是靠我們不斷溝通的誠意,讓美國瞭解讓台灣有足夠自衛的武器,反而更能有安全感與自信心,和大陸進行協商;換言之,我們的政策是要創造雙贏或多贏,我們不鼓勵打仗,但我們也不怕打仗,這樣的心態才能穩住台灣,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我們現在是受人尊敬的國家,因為我們愛好和平,降低台海緊張關係。
  總統表示,台灣投入許多人力物力協助海地救災,國際媒體廣為報導,讓大家知道台灣人不但愛好和平,也具有愛心。此行他出訪多明尼加時,與多國總統費南德斯與海地總理貝勒里福在多國總統府進行三邊會談,會後並與貝勒里福總理在多明尼加機場召開聯合記者會,說明救援計畫,記者會期間,貝勒里福總理表示,先前的三邊會談當中,兩國總統談的都是海地救援問題,貝勒里福總理深為感動。同樣的,我國空軍C130運輸機載送救援物資飛行1萬9千多公里到多明尼加,也讓海地駐多國大使不禁表示,海地人將永遠記得台灣對海地的關心。
  總統指出,這些都是台灣在國際間賴以生存的軟實力,台灣不希望被視為和平的破壞者與麻煩的製造者,而是要成為和平的締造者與愛心的輸出國,這樣的國家才會受人尊敬。總統說,他的治國理念在國內是要團結大家提升政府效率,在國外則要拿出台灣最精彩的東西來幫助別人、贏得尊敬。這樣的國家在世界上就可以立足,不一定要靠飛機大砲,靠得是軟實力,但是飛機大砲也不能少,這樣才有安全感,兩者兼顧,不可偏廢。
  總統特別告訴大家,他今天上午在總統府與相關單位檢討產業創新條例,這是攸關台灣未來10年、20年發展產業結構最重要的法律,他在會議中表示,景氣在第一季已經開始復甦,但是復甦應該讓全民參與,復甦的成果應該讓全民分享,而非少數人分享。在台灣經濟復甦的過程中,第一要務就是要創造高就業環境,解決人民就業問題,因此條文中特別規定中小企業如果能多雇用勞工,可以給予補助,一個月可補助1萬塊,最多可補助6個月,經濟部對此都有一些配套措施。總統表示,政府鼓勵中小企業是因為佔就業人數的77%,而中小企業也是各位鄉鎮市長最常接觸的企業;同時,政府也鼓勵創新,不僅是高科技,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創新,甚至包括農業與傳統產業。總統希望未來台灣的產業可以轉型,不要只集中在某些產業,而是要讓各個產業都能創新,這樣才能創造機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