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2月02日
總統出席「98學年度全國大學校長會議」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高雄縣義守大學,出席「98學年度全國大學校長會議」,總統在致詞時肯定並感謝與會的校長們及教育界先進,平時在工作崗位上的努力奉獻,盼藉由這次研討會,交換寶貴的辦學經驗,同時集思廣益、討論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與發展。
  總統由教育部長吳清基、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李嗣涔、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程海東、高雄縣長楊秋興等人陪同出席,總統致詞內容如下:
  今天應邀參加這個會議感到非常高興,大家都是教育專家,教育是培植人才的核心工作,台灣的天然資源不多,但天然災害不少,我們能夠賴以生存發展的唯一憑藉,就是人腦資源。不久前,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寫了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另一本為「世界又熱又平又擠」,都傳頌一時。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全球有700多家媒體轉載。
  這樣一位專欄作家來到台灣,從台北發了一篇稿,登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他說真的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天然資源、沒有煤、鐵、石油的小島,居然能夠累積了3400億美金的外匯存底,他們靠的是開發人腦。對這一點我們感到很驕傲。但是我們也遭遇到許多問題,尤其是高等教育,我們的基本目標很清楚-要培育人格健全、公民素養與終身學習型的下一代,這也是我競選總統時對選民的承諾,但整個環境變得非常快速,知識不但累積迅速,也轉變得快,如剛才程理事長提到,台灣少子化的趨勢已經愈來愈嚴重,去年底的出生率是千分之8.29,幾乎是全世界最低的。
  行政院經建會推估,我國人口成長率到民國115年會變成零成長,然後轉為負成長,所以在97年度之前,大學入學人數都在30萬人以上,現在已經降到了28萬人,到民國106年會降到24萬,這對我們整個高等教育以及人力的供需都會有非常大的衝擊,對有些大專院校的永續經營更造成威脅。所以這次的大學校長會議提出「高教新視野,學習新態度」,用非常坦率的態度來檢討高等教育發展,個人認為非常適當,一方面我們上任之後還延續過去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因為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計畫,應該要強調,另一方面大學評鑑應該根據大學的不同性質,如教學、研究或服務,各有不同的領域,這樣才能夠符合實際的情況,並且使大學得到真正應有的鼓勵與刺激。
  台灣的大學國際化實刻不容緩,我過去曾經提出希望在四年內,國內外能有3萬名學生的交流,現在在台的外國學生僅約占1%左右,這個數據非常的低。前兩天我遇見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官員,他告訴我新加坡的外國學生比例占了20%,星國是非常有計畫地到全世界找最好的學生來唸書,這個策略符合新加坡開放的策略,有一次我去訪問時,他們提出一個理念,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理念可用4個英文字母表達:「C.O.R.E.」。C代表connectivity(連結)之意,它與全世界連結,星國位於歐亞之間,具有許多交通運輸的便利性;O則是openness(開放)之意,新加坡是8千多個歐美大型企業設立據點之處;R是代表reliability(可靠性)之意,它強調星國政府的效率與清廉,讓所有與新加坡打交道的人都非常清楚瞭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能做的事一定做得到;最後的E則是entrepreneurship (企業精神)。我常感覺到,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校園要更開放,從台灣四百多年的歷史看得很清楚,開放一定興旺,閉鎖必然萎縮,這是不變的原則。
  事實上,如果我們不開放校園,我們的競爭力會降低,因此我們希望將來有更多境外的學生能到台灣求學,我最近兩年出訪,深深感到外交部所辦的台灣獎學金有其一定的效果;有許多邦交或無邦交國向我方表達:如果台灣的大學校園能夠提供全英語學程,我們的學生會非常樂意前來台灣唸書。其實就台灣周邊的國家來說,有很多國家來台灣用中文唸大學不成問題,但是也有人有困難,事實上就我的瞭解,現已有39所大學提供全英語學程,所提供的課程數可能上萬個,雖然也許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相關的品質,但至少在少子化的不可逆轉趨勢及許多學校面臨經營困難環境下,加上校園國際化程度如此低的今天,把校園進一步國際化,招收更多境外學生,我覺得應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當然這需要仔細的規劃,要有個完整的配套措施,在不影響台灣學生權益的前提下來推動。
  60年來,台灣最成功的教育政策之ㄧ就是僑生政策,這個政策培育了將近10萬名東南亞的華裔學生,他們已經變成台灣最好的代言人和朋友,在許多東南亞國家都位居要職,不論是政府或民間,使我們之間築起一個暢通的橋樑,這是值得我們延伸發揚的理念。
  其次,大學教師是整個教育的核心,怎麼樣讓老師能安心教學,他們的福利和待遇都須做必要的改善;去年7月通過的「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條例」,把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在這個領域的待遇一致化,這是第一步,也是我過去競選時走訪私校所接觸到的重要理念,如果不這樣做,私立學校就無法延攬及留住人才,公立學校一有職缺,很多私立學校老師就有異動之心,這對於一個學校的安定是不利的。這只是部分的計畫,還會有其他的努力,希望盡量拉近公私立之間的差距,讓私大的老師能夠專心教學,其實全世界有很多國家的私立學校辦得很好,台灣沒有理由不像它們一樣。
  其次,我們一直在推動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及承認大陸學歷,有些人不贊成,認為會稀釋我們的教育資源及影響學生的權益;當然,既然要推動,就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思考這個問題主要來自三個重點:
  第一、這是我們整體大陸政策的一環,又是整體國家政策的一環;一方面要和全世界廣結善緣,另一方面也要跟大陸改善關係,增加雙方的交流。我在今年元旦致詞時就特別強調,我的大陸政策基本理念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但維持現狀並不代表什麼都不動,而是希望能夠爭取一段足夠長的時間,讓兩岸雙方進行更有深度的互動,大家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下,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努力尋找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途徑,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的年輕人當然應該讓年輕人在人生比較早的階段,能夠相互瞭解、彼此互動,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我們希望大陸和台灣年輕人相互學習、彼此競爭,不管是香港或新加坡,都設立高額獎學金吸引大陸一流學生去就讀,為什麼要這麼做,香港大學只有八、九所,只能容納不到百分之四十的高中生,為什麼還要設名額吸引大陸學生?主要也是希望透過招收好學生,來強化大學的品質,也用高薪到處挖名師到香港,這也是為什麼香港有些大學能進入全球大學評比的前百大,這和他們的開放政策和國際化有很大相關。
  第三個理由就是截長補短,少子化讓許多學校招生出現困難,實際上,從境外挹注人力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但這不是我們努力最重要的目標,重要的,還是讓兩岸年輕人早點展開互動,彼此競爭。各位都知道,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物種生存發展重要的目標,聯合國有生物多樣化公約,多樣性在文化上也是如此,愈是多元的文化存活的能力就愈強,同質性太高往往得不到外來的刺激,不容易開發新境界,提高新視野。因此,把台灣教育更開放、更國際化,一定有助於學生未來的競爭力。今天很多人談國際觀,只想到外文好、常出國,實際上,真正的國際觀需要培養一種普世價值,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不卑不亢的態度,這不一定要出國也能培養,校園國際化就有這個機會。
  再來是關於品格教育,有些人擔心我們下一代在這方面有缺憾,這當然不能只靠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絕對有機會可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因此我們希望教師們可以在傳道、授業、解惑方面,幫學生樹立身教的楷模。剛也提到,多年來,教師就像公務員,但目前已到了要改革的時候,如果再繼續下去,我們很難培植出世界級的大學者、大專家,我們希望採取新的「彈薪專案」,現正在規劃各種財源,希望今年在下一個學年度開始實施。
  另外,公、教應該區隔,教授如果表現好,他們的待遇應該提高,高到一個程度而有競爭性,才不會被其他地區及國家挖走,讓我們的大學及研究機構能夠留住人才及延攬人才。不一定是國外的人才,也包括國內的人才,這一點不但要做,還要「快做」且要「大做」,才能挽回許多要轉換跑道的老師留在台灣,這方面教育部和相關的單位,正在積極的規劃。
  從這些角度可以看得出來,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很多,如何在行政方面給予高等教育充分的資源,我們原來提出教育經費成長占GDP的0.2%,兩年前在我上任時的教育經費占4.4%,我們希望每年增加0.2%,當初的規劃大概是240億元,執行的過程當中也許會受到當年GDP的影響,但至少我們把目標訂出來,讓大家感覺到我們的誠意,「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教育失敗、教育無效,我們的國家即無競爭力。
  我剛說過,我國的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卻不少,如果不靠教育,我們根本不可能存活到今天,因此我對各位充滿了感激,每年的教師節我一定向全國的教師們,表達誠摯的敬意和謝意。
  記得在台北市有一年教師節,我頒獎給資深及績優的教師,談到他們對國家發展有貢獻。當年從桃園機場下飛機到台北,沿著公路從林口交流道到五股交流道,全世界80%的電腦在此生產。我講完之後,有位國文老師跟我講,「馬市長,其他老師有貢獻,我們學國文的老師沒有貢獻」,我跟他說你不對,知識是一個整體,學生國文不好,文理不通、事理就不通,他學什麼就不見學得好,千萬不要這麼妄自菲薄,每一位教師都有貢獻,因為教育是一個整體,知識亦為一個整體。
  我非常感謝這些教育界的許多園丁,培養這麼多的人才,否則台灣不可能在世界上立足。去年11月我國參加紐倫堡世界發明大賽,這是發明界的奧林匹克大會,我國代表團得到26金、26銀、15銅,是歷年來表現最好的一次,也在所有30多個參賽國家中排名第一。
  台灣這麼小的島和這麼少的人口,能有如此好的表現,靠的就是教育。所以各位千萬要瞭解,各位掌握中華民國的命脈,你們的任務是把下一代教好,把研究做好,政府的任務是提供需要的資源,給充分的彈藥,打一場國家競爭力的戰爭,這是我今天來此向大家報告的一個訊息。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福虎生豐、萬事亨通」,「福虎生風、氣勢如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