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昨晚啟程前往我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參加新任總統羅博就職典禮,並於飛機起飛後發表機上談話,說明此行的緣由與意義。
總統表示,去(98)年6月底他原本準備到巴拿馬參加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後,並至宏都拉斯進行國事訪問,不料出訪前宏國發生政變,以致未能成行。當時賽拉亞總統被挾持到機場送往哥斯大黎加,過程舉世震驚。事實上,從去年往前推16年,拉丁美洲不曾發生這類政變,因此各國都非常擔心,害怕類此事件會重演,紛紛表示譴責,我外交部後來也跟進表達譴責之意。
總統指出,從去年6月至11月底宏都拉斯舉行大選期間,宏國臨時政府遭遇很大的困難,美洲國家組織以及許多國際組織都表示抵制,甚至採取斷絕援助、召回大使等行動,但我國的大使始終沒有離開,也與臨時政府有一些互動,然而這個情況確實很困難,也很尷尬,總算宏國於11月底的大選順利選出新任總統羅博,回歸民主的軌道,儘管目前承認的國家還不是很多,但他相信就職典禮之後一定可以獲得更多國家的承認。總統表示,羅博總統所屬的政黨也是國民黨,他曾於美國求學,除了西語,也精通英語,希望此行除了參加就職典禮,也能與羅博總統就雙邊關切事項進一步商談。
針對海地於本(1)月12日發生震災,總統也表示,當時他就思考此行能為海地做些什麼,因此決定順訪多明尼加,一方面與費南德斯總統討論如何救援海地,一方面也探視在震災中受傷的我國大使與公使,有機會的話,也能與海地政府商討救援相關事宜。
總統告訴大家,他幾天前在總統府透過我海地大使館自行裝設的衛星電話與海地總統蒲雷華通話,除了向蒲雷華總統表達對該國死難同胞的慰問之意,並再三強調我國願意全力協助救災。此外,訪問多明尼加期間也將與蒲雷華總統再度通話,倘時機許可,也許可以見面商討協助救災事宜,這部分則尊重蒲雷華總統的決定。
總統表示,海地震災在救難部分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是安置與重建工作,他這次特別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先生隨行,一同規劃思考如何協助海地民眾儘快回復正常生活,海地的重建工作可能是長達5年、10年的工程,身為友邦、身為地球村的一員,我們責無旁貸。總統說,台灣這次協助海地救災的行動相當快速、也相當實在,贏得了國際媒體的注意,他對此深感欣慰。
總統強調,我們不應再從事金援外交,應該從事正派外交,透過經貿、文化、人道、人權等軟實力,讓國際社會看見我們,這次我們從人道的角度出發,不管海地是否是邦交國,我們都應該加以協助,就如同印尼發生海嘯,我們也同樣提出援助一樣。總統表示,經過八八水災之後,台灣同樣在從事重建工作,有許多可以與海地分享的經驗,尤其是在籌建永久屋、中繼屋或組合屋方面。此行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台灣仍會參與海地的救援與重建工作。總統說,此行因為團員儘量減少行李,讓貨艙能夠運送比原先預計更多的藥品與乾糧,從7噸到超過10噸,屆時將由多明尼加機場卸貨後,由陸路運送至海地。
總統表示,能夠增加一個人道之旅,使原本的慶賀之旅增加更多內涵,他深感欣慰,此行能與所有的團員、工作人員結緣、結伴,到中美洲與加勒比海,相信將是大家往後人生旅途上,非常有意義的一個紀錄。
經過約11小時飛行,專機在美國時間25日晚間7時30分(台北時間26日上午11時30分)抵達舊金山國際機場,我駐美代表袁建生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等登機迎接,歡迎總統率團訪問過境,隨後總統及團員在薄理事主席等陪同下,趨車前往下榻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