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在台北市國家圖書館舉辦的99年「全國人才培育會議」開幕儀式,致詞表示,與會者提出的建議與最後做成的結論,將由政府各相關部會規劃人才培育的方案據以落實。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推動人才培育,凝聚國家進步的動力。
副總統表示,為了擴大社會參與,凝聚各界共識,訂定人才培育政策,行政院今天特別舉辦「全國人才培育會議」,邀集產官學界代表一起研討國家人才培育方向。這項會議的召開,對國家競爭力的提昇及永續發展,深具意義。他要向主辦單位表達敬意與謝意,並希望能藉此凝聚全國共識,共同面對未來的人才培育問題。
副總統指出,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優劣,取決於人力資源的好壞,而人力資源的的好壞,則是跟人才培育政策息息相關。尤其,外在環境變遷快速,學校傳授的知識與技能無法終身受用,進入職場後必須適時進修、充電,始能滿足各種的實際需求,更讓人才培育政策愈來愈重要。因此,各國莫不將人才培育列為重大政策,規劃前瞻、完備的人才培育方案,以確保國家的競爭優勢。
就我國的人才培育而言,副總統認為,今後必須因應三大挑戰:
第一、就經濟面而言,台灣經濟正值產業整合、結構轉型的階段,我們必須培養能推動台灣經濟整體轉型升級的人才;
第二、就社會面而言,台灣因少子化而造成人口高齡化及工作年齡人口減少,我們必須調整人力資本結構因應衝擊;
第三、就教育面而言,台灣的大學教育已從菁英教育變為普及教育,我們必須解決高等教育的產學落差與學用落差。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人力資源還有一個重要挑戰,就是要因應人力資源的全球性移動。這個問題,涉及內外兩方面:以國內來說,我們培養的人才要有全球競爭力,就要具備外語能力及國際經驗。台灣學生英語溝通能力偏低、缺乏國際交流經驗、不關心各國事務,應從學校教育與人才培育著手,強化台灣學生的對外競爭力。
至於國外方面,副總統表示,在人力資源呈現全球性移動的趨勢下,各國莫不積極延攬優秀人才,如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及韓國等,都有人才延攬方案,以網羅國外優秀人才。台灣雖缺乏天然資源,卻擁有許多優秀人才,而提升整體國力的關鍵,即在於能否掌握優秀人才。因此,政府在延攬國外優秀人才之同時,也要留住本國傑出人才。
副總統強調,未來政府將打造台灣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及台商營運總部,而貫穿這三大主軸的核心戰略就是人才培育。因應世界政經秩序的變化及人口結構少子化的趨勢,國家人力資源的品質提升與配置妥當,將決定台灣未來國力的強弱,而國家整體人力資源的源頭,就在於教育體系人才培育的成果。
副總統表示,這次的會議將規劃出一個全面性「育才、留才、攬才」的人才培育方案,結合學校教育、人口政策、產業政策,釐清國家發展的整體方向,依據短、中、長期人力需求,提出全方位的人才培育計畫。未來,將擴大對教育的投資,逐年提高政府教育預算比重,並以部分援外經費招收國際學生及促進國際化,以國內高等教育所具備的優勢,推動對東南亞地區高等教育的輸出;同時,政府也將提出積極的延攬人才策略,以彈性薪資方案來延攬國內外優秀人才,提供專案經費以獎助大學延聘的傑出師資,提升其待遇達國際應有的水準,以彰顯國家對爭取優秀人才的重視。
副總統再次強調,人才培育是台灣得以立足世界的根本,本次全國人才培育會議,與會者提出的建議與最後做成的結論,將由政府各相關部會規劃人才培育的方案據以落實。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推動人才培育,也期盼不吝對政府提供相關建議,因為大家的建言就是國家進步的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