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9年01月18日
副總統出席天下經濟論壇 GALA DINNER「新亞洲之夜」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晚間出席天下經濟論壇 GALA DINNER「新亞洲之夜」,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表示,今天晚上應邀參加由《天下雜誌》主辦的「天下經濟論壇」歡迎晚宴,與來自國內外的好朋友相見,非常高興與榮幸。殷發行人表示將舉辦相關論壇時,他就認為很有意義,因為在亞洲經濟受到世界矚目時,《天下雜誌》邀請來自9個國家、32位政經界意見領袖,齊聚台灣,可以說是提供了一個意見與觀念的溝通平台,經由大家的相互交流、腦力激盪,可以尋找亞洲經濟成長的新思維、新動能。
  副總統說,隨著後金融海嘯時代的來臨,亞洲經濟的復甦與成長,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東北亞的日本、中國大陸分佔世界第2、第3大經濟體;亞洲4小龍的新加坡、韓國、香港、台灣,在特定產業上擁有獨特競爭優勢,再加上緊追在後的東南亞國協(ASEAN),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的區域。
  副總統表示,亞洲經濟成長雖然已經有了新動能,但仍需要新思維,因為亞洲經濟仍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包括:以出口擴張為經濟成長的主要策略、內需與服務業發展不足、科技創新力道不夠、缺乏新的商業模式、嚴重的綠色危機,例如碳排放嚴重、水資源不足等,都成為亞洲持續成長所要突破的瓶頸。
  副總統指出,台灣經歷1970年代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及19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都能化危機為轉機,創造了經濟的高成長。這次金融海嘯來襲,台灣經濟雖受創嚴重,但在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下,經濟已逐漸復甦,景氣回升在望。他參與及見證台灣經濟發展近40年,面對21世紀新的未來,有以下三點意見,希能與所有與會者進行交流:
  第一、經濟發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成長,而要增進國民福
祉、提升生活品質及維護環境生態。我們經濟發展的目標,不應只是單純的追求經濟成長,還要強調增進國民福祉及就業機會,並要維護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另外,政府在不景氣時投入大量經費進行擴大內需,也要與國家發展的長期目標相互結合,充實社會基礎建設,擴大人力資源投資,從事節能減碳及環境保護等,讓我們的經濟可以持續穩定發展。
  第二、經濟發展應重視創新與研發,以確保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國家要維繫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重視創新與研發,這是國家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因此,台灣的當務之急,就是積極推動產業整合、結構轉型,特別是在創新、研發等方面,包括制定產業創新條例,以租稅獎勵產業建立品牌、發展通路及開拓市場等,以使台灣產業能完成轉型,從製造業跨足服務業,確保台灣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我們刻正努力進行的方向。
  第三、經濟發展可採取多邊與雙邊合作的策略,齊頭併進。
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雖不順利,但WTO還是非常重要,國際間應從事多邊經貿合作,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隨著歐盟、北美、中南美、東協加一的成立,區域經濟組織幾乎已經成形。在多邊合作同時,各國也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尋求雙邊合作。在此一環境中,台灣不能缺席,台灣的經貿力量不能被忽略。因此,政府目前積極推動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就是我們邁向區域經濟整合及國際化的第一步。
  副總統肯定《天下雜誌》此時此刻舉辦這場國際、前瞻、多元的經濟論壇,是啟動台灣新思維、新動能的最佳開端,非常有意義,也非常重要。希望借重在場與會者的智慧與經驗,在後金融海嘯全球政經秩序大洗牌的過程中,為台灣經濟發展重新定位,找到再創高峰的途徑。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