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2月27日
總統出席「第14屆傑出公務人員表揚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由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所主辦的「第14屆傑出公務人員表揚頒獎典禮」,親自頒發獎牌給外交部參事俞大雷、檔案局副局長林秋燕及台北市政府法規會主委葉慶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榮幸應邀參加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舉辦的「第14屆傑出公務人員表揚頒獎典禮」。
  孫資政對中華民國、對台灣的貢獻大家都耳熟能詳,他以一位台電工程師身份,在抗戰勝利後來到台灣,重建台灣電力系統,也打破日本人「三個月後,台灣將陷入一片黑暗」的預言,在早期即證明了他是一位傑出工程師與公務人員。孫資政在交通部長任內,擘劃北迴鐵路、中正機場、台中港、蘇澳港、鐵路電氣化、南北高速公路等。在經濟部長任內,為求台灣經濟自主,大力推動轉型出口貿易,成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累積大量外匯,締造台灣高經濟成長率,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為因應能源危機,籌措十大建設的龐大建設經費,親自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尋求援助,成功渡過難關;設立工業研究院,帶領產業升級,讓台灣發展成舉世聞名的科技島。在行政院長任內,設立新竹科學園區,引進積體電路設計,全面培育科技人才,他不只重視科技發展,也設立文建會,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貢獻。孫資政對台灣的卓越貢獻是全體國民長期以來所景仰的對象。因此,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所頒發的傑出公務人員獎,也受到各方矚目,認為是公務人員最終的榮耀。到目前為止共有30多位傑出公務員獲獎,對獲獎者而言,這不但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也是一項難得的殊榮。
  此次獲獎人外交部中南美司參事俞大雷,他具有豐富的國際經驗,獲獎後將出國研究與外交相關的國際事務,希望他能對政府所推動的活路外交及未來所需變革進行研究。第二位是,檔案管理局副局長林秋燕,她對圖書管理有深入研究。例如研考會的檔案局與總統府國史館兩者間職權及運作應如何配合與調整,希望她未來能就我國檔案管理制度提供意見。第三位是台北市政府法規會主委葉慶元,他原本是執業律師,法學素養精湛,對人權保障用心,後來被郝市長聘任為法規會主委,任內表現傑出,希望他能就國際間已簽署兩項人權公約的國家,成立類似台北市政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機構,研究該機構如何依據相關規定運作及與其他部門協調配合,而不會造成疊床架屋的情況。
  各位都知道,政府的工作與責任包羅萬象,如何做才能讓民眾感到滿意並不容易。我最近常有些感受,就是公務人員大多奉公守法,但對外溝通的工作相對而言較少,往往使政府政策的優點在被外界發現前,缺點已先被批評,因此阻礙政策推動,若能做好事前溝通,將有助政策推展,因此政府應該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工作。
  以目前兩岸正在推動簽訂兩岸經濟架構協議為例,這絕對是台灣要避免被邊緣化,提升國際化,促使兩岸經貿正常化非常重要的一步。各位都知道,亞洲區內貿易已超過區外貿易,區內貿易占52%。2000年時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定,今年8月已增加為58個,成長19倍,而唯有北韓與台灣被排除在外。以台灣在全球經貿的地位而未積極參與區域貿易組織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如此將使台灣的競爭力、在主要亞洲市場的佔有率下降,台灣將失去經濟優勢。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若不簽署ECFA,將影響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失業人數可能超過10萬人,經濟成長也會衰退達1%,若簽署ECFA,則就業人口將增加20萬人,經濟成長率成長達1.65%,對台灣而言非常重要,絕不可掉以輕心。
  一旦簽署協議,讓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制度化,避免在亞洲經濟整合之際被邊緣化,相信台灣與其他國家洽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機會將提高,目前許多國家都在關注台灣是否能走出這一步。在過程中,政府也需要廣泛與民眾溝通,自本年3月以來,經濟部與陸委會均曾舉辦數十場說明會,但在尚未談出具體成果前,只能對社會大眾進行原則性說明,因此遭到有心人士利用,造成民眾誤解。事實上,以開放農產品為例,目前開放1415項,其中936項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開放,479項是在2000年前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開放,但南部地下電台卻刻意誤導農民。
  我上任後,並沒有增加開放任何一項大陸農產品進口,未來談判也不會開放,同時也不考慮降低相關稅率,主要考量台灣農業規模不大,確實需要政府保護。同樣的,台灣的毛巾業、磁磚業與製鞋業,若開放將可能會受到傷害,政府也會採取暫緩、替代或進口救濟等措施,經濟部準備在10年內編列951億元經費作為因應。
  因此,政府是有準備的,但因為還沒有具體成果,所以在宣導時民眾不是很瞭解,未來政府將設計更週詳,以更貼近人民的語言、風俗習慣等方式,做好與民眾溝通的工作,讓台灣未來不致於在亞洲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因此,公務人員將來更需要接受這類訓練,做好與公眾溝通的工作,如此政府的重要政策及良好績效才能讓民眾瞭解。
  今天下午,我會到新聞局觀賞「不能沒有你」,當時因忙於救災所以婉拒戴導演的邀請,而沒有去觀賞影片。我覺得應藉這部電影,讓公務人員更瞭解,當他在依法行政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盲點與死角,而傷害人民權益。公務人員除應依法行政,但在法內也可保持一定彈性,千萬不能在依法行政的帽子下不顧及民眾可能受到的傷害。大家都知道,法律禁止的公務員不能做,法律沒有禁止、也沒開放或在實務上沒有先例的,公務員比較怕,怕開了先例被誤以為圖利他人。實際上,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人民謀福利,只要是為人民謀福利,不是針對個別企業或個人圖利,都應在不違背法律規定下為民興利,這一點公務員在心理建設上還有努力的空間。希望未來一方面在法規上讓公務員能放手做事,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強訓練,讓公務人員在新的政治社會環境中,充分發揮親民、愛民與便民的工作績效。
  今天來此頒發這個獎項,除能提高公務人員的士氣,也希望活動繼續舉辦下去,並將範圍擴大,使更多優秀公務人員有機會在國內外進行研究,吸收新知,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成長。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