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6月04日
總統接見第卅一屆中美當代中國研討會外賓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第卅一屆中美當代中國研討會外賓,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他們的遠道來訪。
總統致詞內容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能夠與這麼多在來自美國智庫與學界的老朋友見面,內心深感高興。個人首先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各位來台灣參加由政大國關中心所主辦的「第三十一屆中美當代中國問題」研討會。
誠如本屆大會所揭櫫的主題「台、美、中的政治變遷對東亞安全的影響」,不但已經成為學界與政界長久關注的焦點,更是攸關亞太地區未來能否邁向和平繁榮的基礎。
許多關心台、美關係的人士普遍同意,台北與華府目前的關係,是自兩國中斷正式外交關係以來最好的時候。個人深信,基於共享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台灣與美國早已建立密不可分的「民主盟邦關係」,而台灣民主政治的深化,以及民進黨政府對亞太安全與國際反恐行動所作的努力,贏得美國政府與國際社會的信任,進一步鞏固了美、台的「民主盟邦關係」。
也正因為如此,布希總統在二月的東亞之行中,數度提及「美國不會忘記對台灣人民的承諾」,以及美國願意遵守「台灣關係法」來提供台灣必要保障。因為,捍衛台灣的民主成果與追求一個「平衡的兩岸關係」,不僅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更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正常化與東亞的和平與穩定。
現階段台、美、中關係同時存在著「挑戰」與「機會」。布希總統上任以來,華府與北京的關係歷經數次的磨合與試煉,目前正逐步朝向競爭與合作的方向邁進。然而,中共軍力的不斷擴張,以及不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的態度,卻儼然成為亞太地區衝突的潛在導火線。儘管面對中共的軍事威脅,台灣仍然持續向對岸遞出和平的橄欖枝,並且逐步採取積極、開放的兩岸政策,因為我們知道,中共正面臨關鍵的政權接班,很難作出務實而民主的政策,唯有付出更大的耐心和誠意,才能讓頑石點頭。
去年年底,台灣經歷了有史以來最乾淨的一場選舉,在杜絕賄選與掃除黑金方面成效卓越。未來我們將積極落實陽光法案、建立清明政治,持續「深化民主」的改革。
為了提升政府效能,我國政府已經著手進行包括「政府改造」與「國會改革」的工程。這項努力,將奠定台灣長遠發展的制度基礎。
兩年來,台灣在首度政權和平轉移的民主基礎上勵精圖治,起步雖然有些顛簸,但是卻漸入佳境。台灣將會以更誠摰的笑容「迎向國際」,善盡國際社會成員的責任。
在經濟方面,去年個人召開了「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朝野各界共同凝聚了三百二十二共識結論,尤其是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了「戒急用忍」,作為兩岸經貿政策的新進程。隨著經濟穩定及逐漸的復甦,我國將投注所有資源在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以彰顯政府「投資未來」的信心。
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之所以緊密,除了「第一軌道」能夠暢通之外,兩國智庫和學者之間所扮演的「二軌角色」,也極為重要。希望今年「中美會」以新形式呈現的智庫學者對話,以後還能持續舉辦,成為兩國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為兩國的關係,再添新頁。
隨後,總統並回答訪賓有關兩岸議題的詢問。
總統首先告訴訪賓,在他的口袋裏永遠帶著「福建省詔安縣白葉村」幾個字的字條,這是二年前,在他宣誓就職的前兩天,電視台所查出來的結果,小時候神主牌位上寫著「福建省詔安縣二都鄭日堡」是清朝時候的地名,可是後來又有人說是瓷窯村而非白葉村,所以他在字條上又加上瓷窯村幾個字;因此,他想有一趟尋根之旅,不是透過別人的告知,而是能夠親眼看到。
總統進一步表示,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他有責任要維持台海的和平、兩岸關係的穩定與平衡,所以必須推動兩岸關係的正常化,必須與大陸領導者坐下來對話。身為華裔之後,他想有一趟尋根之旅,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他希望能與江澤民主席握手和解,兩者之間並不衝突。
總統指出,兩岸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維持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而兩岸關係要能正常化,「三通」議題則是無可避免與逃避的;所以針對「三通」議題,只要台灣不被矮化、不被地方化、不被邊緣化,我們願意展開誠意、善意、信心和行動,雖然其中事務涉及政府公權力,但是政府不必事必躬親,可委託民間進行相關的協商工作。他希望兩岸能夠擱置政治爭議,多接觸、多對話、多協商,就能少一些誤解與誤判,以走出兩岸關係正常化成功的第一步,建立彼此互信基礎,營造兩岸政治統合的新架構。
總統也說,國家安全包括三個大層次,一是傳統的國防戰略安全,二是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能源等綜合戰略安全,三是大戰略的區域安全;而兩岸經貿不過是綜合戰略安全的一環,並不是唯一,也非全部;當然,中國大陸市場也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同樣不是唯一,不是全部或是最後的市場。台灣是一個島國、海洋國家,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要努力向外發展,所以在去年所召開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中確立「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新願景,而大陸市場只是我們佈局全球的一部份。
總統並再次提及,我們現在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在「台灣優先、全球佈局、互惠雙贏、風險管理」的四大指導原則下,不敢有所偏廢。我們有信心,絕對可以做到兩岸經濟的平衡。
總統表示,二年來最感欣慰與驕傲的事,其中包括軍隊國家化的具體落實。總統說,這是鞏固民主、深化民主的具體實踐。今年二、三月間分二階段調整軍中人事,層級之高、人數之多是國軍建軍以來所僅見的,而且交接過程順利、圓滿,實值得欣慰。政府不久前也落實憲法中有關國防法的規定,走出軍政、軍令一元化的第一步;我們有信心,預計能於二至五年間,做到與美國一樣,成為真正由文人領軍的國家。
總統也對「深化民主」的實質內容,做進一步的闡述。總統認為,鞏固民主、深化民主是一條不歸路,也是一條必走的路;而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努力的事項,包括有軍隊的國家化、情治單位的法制化、陽光法案的推動、掃黑、反賄選、國會改革等工作,皆存有很大成長空間,仍待努力改進。
最後,總統強調,台灣之所以可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台灣是個民主、多元的國家,台灣不是一言堂,尊重、包容不同意見的表達,相信「中華民國」仍是目前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我們愛台灣,而台灣的國號是「中華民國」。
第卅一屆中美當代中國研討會外賓一行十餘人,下午由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