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6月05日
總統參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五十六週年校慶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五十六週年校慶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師大五十六週年的校慶,阿扁很高興能受邀參加慶祝的活動,其實阿扁心裡更期待能親身體驗一下師大「西瓜節」的氣氛。「西瓜節」巧妙的結合了「愛妳在心口難開」和「禮輕情意重」的兩種情懷。雖然送西瓜給女生可以說是經濟又實惠,但樸實的愛意卻又那麼的真誠。阿扁要在此為所有抱著西瓜的男同學打氣加油,「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一粒西瓜就能得到美人心,按那算,攏也合。
長期以來,一般社會大眾對師大總有一種既複雜又矛盾的感覺。老一輩的台灣人對師範是敬畏有加,但另一方面,也一直對師大留存著古板保守的刻板印象,總認為師大的教授人人都是博學鴻儒,個個留著大鬍子,每天穿著長袍來上課。但就阿扁親身與師大接觸的經驗,完全不是如外界所想像的,事實上師大是一所充滿了人文藝術涵養與社會關懷意識的現代化綜合大學。
幾年前,當阿扁還在擔任台北市長時,曾應邀參加在「大安森林公園」所舉行的「師大藝術節」開幕典禮,還記得那年的主題是「海洋的呼喚」。活動當天豔陽高照,音樂台前擠滿了觀眾。但在我敲鑼開幕不久,突然下起傾盆的大雨,在場的除了當時的呂溪木校長,還有教育部林清江部長。有人打趣的說:有「溪」木、有清「江」,再加上「水」扁,難怪為酷熱的初夏帶來豐沛的雨水。那天許多人都被雨水淋濕了,但大家仍然興味盎然的享受了藝術節的精彩節目。
今天是阿扁第一次以來賓的身分踏入師大的校園,典雅的建築風格和濃郁的人文氣息,處處顯露出身為台灣學術重鎮的莊嚴氣度。其實師大最可貴的地方,不只是學校的本身,校園周邊四處林立的美術社、裱畫店、古董店,甚至許多藝術大師的工作室與故居,這些都是最珍貴的文化資產。阿扁非常高興知道師大現正積極推動「SOHO藝術特區」的計畫,初期先將師大路變成假日藝術市集的徒步區,未來隨著交通動線的調整,再規劃成為永久的徒步區,使師大和周邊地區自然發展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特區,而區內多處的展演場所、藝術市集和校內許多的古蹟及歷史建築物就可開放給民眾共享,不但為當地的社區注入新的生命,更豐富了台北人生活的內涵。
師大成立至今,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歲月,在歷任校長苦心經營及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下,由省立學院、省立大學而至國立大學。在教學、研究及服務等各方面均有非常卓越的表現,不但是國內一流的學府,更是培育教育人才的重鎮。幾十年來,成千上萬的校友,不論是在第一線擔任教學的工作或肩負著教育行政的管理,對整個國家和社會都做出最重大的貢獻。
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尤其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教育決定人民素養的高低,更決定國家競爭力的強弱,因此阿扁對培育師資的師大更寄予厚望。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現正面臨轉型與校際的整合,而師資培育的管道也已多元化,但師大在這轉型的過程中,對培育優良師資及協助政府推動教改仍責無旁貸。阿扁衷心期盼師大能繼續發揚師範教育的光榮傳統,繼續培養出優秀的「經師」與「人師」,為社會奉獻心力,更為我們的下一代開創光明璀璨的未來。
最後,再一次恭賀台灣師大校慶活動圓滿成功,各位同學「西瓜節」快樂,也祝福各位老師、教授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