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2月16日
總統接見「第11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得獎廠商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第11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得獎廠商代表一行,肯定所有得獎企業的努力與用心,並呼籲產業界共同推動節能減碳、推廣綠化建築、積極挹注投資,為國內經濟成長與全球環境生態貢獻心力。
總統表示,「國家建築金質獎」是國內建築界最高榮耀之一,獎項共分為規劃設計類、施工品質類、公共工程類及建築設備技術工法類等四項,每項都是建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10多年來,「國家建築金質獎」堅持追求品質、公正的精神,以專業評審團隊及最高評選標準選拔優良建商,深具指標性、權威性及公正性,企業能獲此殊榮,代表長期所做的努力受到肯定。
總統指出,近年來金融海嘯侵襲全球,台灣也受到波及,因此,「拼經濟」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所幸在「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政策下,我們的景氣已逐漸回春,失業狀況也獲得改善。尤其在兩岸關係方面,我們恢復兩岸協商,至今已簽署包括週末包機,陸客來台旅遊等9項協議,下週即將舉行第4次「江陳會」,將就兩岸漁工僱用、雙重課稅、農產品檢驗等議題簽訂四項協議,除了符合人民的需要外,最重要的是這些協議也促成兩岸和平,創造安全的外在環境,大大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同時,因為兩岸關係和緩,台灣的國際關係也跟著改善,今年我們參加了世界衛生大會(WHA),在日本北海道札幌設立第6個辦事處,與美國、歐盟、紐澳的關係也大有進展。
總統說,金質獎是營建業界很重要的獎項,不少陸資以此做為投資的衡量指標。政府正大力推行節能減碳,也有賴業界的參與才能成功。對於有外電報導台灣的減碳名次下降,總統表示,該評比是依據2007年的資料,台灣2300萬人口占全球千分之三,但溫室氣體總排放量是全球百分之一,排名全球第18名,的確是做得不夠;但自從他上任以後,厲行節能減碳工作,共省下60億度電,相當於台南縣市187萬人口16個月的用電量,減少384萬噸碳排放,相當於10,739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整體能源使用效率提升3.9%,足見我們的大力推行已經產生效果。總統同時指出,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推動「123計畫」,共計省下10%的電、15%的油、20%的用水及30%的紙,17個月來共省下700多萬元,金額或許不高,但對於習慣的養成影響重大。
總統表示,由於氣候變遷,20世紀全球氣溫增加0.74度,但台灣卻增加 1.2度,水蒸氣增加透過氣流導引,颱風往往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雨,造成嚴重災害。民國85年時賀伯颱風下了1987公釐雨量,今年莫拉克颱風降下2965公釐雨量,足足增加約1000公釐的雨量,導致海拔2千多公尺的阿里山遊客中心積水深達2公尺,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
總統指出,過去10年,國內綠建築不斷增加,未來政府可以研究如何補貼鼓勵國人購買綠建築。他在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將萬華運動中心打造為以節能概念為主的綠建築,雖然造價較一般建築高,但每年可以省下約30%的電力,長期而言,對節能與環境生態都有很大幫助。總統也提到,近來南部缺水嚴重,他會召開會議思考如何解決,並呼籲全民節水度過缺水危機,如果業者日後能夠在建築中研發節水設計,也有助於解決國內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總統表示,近年來,國人在研發節能減碳、綠能建材上有很好的成績,例如崑山科技大學研究出可以讓房子「冬暖夏涼」特殊的儲能材料,置入牆壁可在夜間吸冷、白天氣溫高時可吸收熱能,達到阻隔效果,讓屋內溫度不致快速升高,減少空調耗電量;台灣科技大學推動「智慧建築」研究,利用自然光傳導原理發明「自然光照明系統」,採光不佳的室內在白天也可採集到自然光而不用開燈。這些節能發明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全世界的趨勢。
總統強調,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明年我國經濟成長可望達到4.39%,今年政府部門的投資成長20%以上,但這仍不夠,還需要民間投資的挹注。期盼業界與政府分工合作,攜手同心,秉持追求卓越、品質第一的精神,為台灣的經濟繼續努力。
「第11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得獎廠商代表一行,上午由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蘇憲明、國家建築金質獎甄選會主委顏清標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