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2月10日
總統視察「台北縣政府暨國軍颱洪及土石流災害聯合防救災演習」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前往台北縣二重疏洪道視察「台北縣政府暨國軍颱洪及土石流災害聯合防救災演習」,對台北縣政府規劃細膩、準備周全、執行有效的演習,以及國軍、各單位人員的努力,表達高度肯定之意。
  總統表示,過去百年間全球氣候已發生巨大變化,全球氣溫比上世紀平均溫度上升0.74度,北太平洋海域上升0.5度,台灣則上升1.2度,溫度上升不一定會增加颱風發生的頻率,但會增加颱風的破壞力。民國85年的賀伯颱風降下1,987公釐的雨量,90年納莉颱風為2,319公釐,而今年的莫拉克颱風則高達2,965公釐,讓海拔2000多公尺的阿里山遊客中心積水2公尺深,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也進一步讓我們在防災、救災工作上必須重新思考。
  總統指出,經過八八水災後,政府立即就防災、救災工作進行徹底檢討,為強化中央與地方災害防救機構與相關作業,內政部已將「災害防救法」修正案送立法院,同時國防部也提出相關法律修正案,將災害防救列為國軍的中心任務。「防災重於救災」是政府的理念,要做到「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無論是哪一種強度颱風來襲,都要以莫拉克看待,因此我們要「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在這過程中,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民政、消防、警政系統及國軍等都要充分動員,作好人力部署與預置,交通、水利等單位也要作好萬全準備,以降低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
  總統對台北縣各鄉鎮市已進行相關演習表達肯定,並表示,台北縣各鄉鎮市長、村里長、鄰長已瞭解災害發生時的各項因應工作,今天的演習多屬救災情況,而防災的工作也相當重要,若能事先作好防災工作,將可大幅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例如在土石流警戒區作好提前撤離居民工作,在道路橋樑未中斷、未遭破壞前,以一般交通工具即可運輸居民,至於大型機具等則作為救難使用,將可減少耗費並提高救災效率。
  總統表示,天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台灣是一個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不少的地方,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天然災害有兩層意義:一是無法預測,二是不可抗拒。但不能預測的部分,我們還是能預作準備,如加強房屋安全結構,即可減少地震帶來的衝擊。
  總統強調,經歷災難務必要記取教訓,他也再次肯定台北縣在災難發生前即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除期盼行政院、內政部及消防署作好相關規劃,以及各縣市政府在明年汛期來臨前,至少能作一次類似的演習外,他也希望台北縣政府能將今天演習的經驗,分享予內政部消防署及未來成立的行政院災防辦公室與其他縣市,讓所有防災救災人員瞭解標準作業程序(SOP),讓他們知道如何作好行政單位與國軍緊密配合的工作,而這些工作需要「地方負責、中央支援、分工合作、共守家園」,這是未來進行災難防救最重要的原則。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