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1月21日
總統參加「國道1號五股至楊梅段拓寬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及「慶祝天主教在台灣150年傳愛感恩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前往桃園縣楊梅,參加「國道1號五股至楊梅段拓寬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期勉施工團隊能如期如質完工通車,共同為建構台灣安全、快速的交通路網而努力。
  總統致詞表示,五楊高速公路的拓寬,是他聽到了地方鄉親強烈的要求,所作的具體回應。此外,在上任前8年政府公共工程的投資,每年均呈現負成長,不利台灣發展。因此政府準備在8年內投資4兆新台幣,以政府占三分之二,民間占三分之一的方式,透過大量的公共工程投資來帶動台灣經濟發展。政府上任1年多來,對於重大公共工程的投資已成長21%,遠超過過去的負成長,但經濟的發展,除需要政府的投入,也有賴於企業廠商的投資與民間消費的配合。
  總統進一步表示,國道1號高速公路已完工30多年,從台北至桃園路段,是台灣最精華且重要的地區,全球80%以上的電腦、主機板、筆記型電腦都曾經由此路段運輸,希望拓寬工程的完工,能讓北台灣最重要的發展地區繼續以台灣火車頭的身份,帶領全國向前邁進。
  總統表示,3年內要完成總長40公里的拓寬工程,是一項破紀錄且艱難的工作,但當全世界處於積極競爭環境中,台灣一定要設法改善地質與法規等限制,否則將會落後,因此他相信國道建設工程團隊有能力排除萬難,如期、如質、合法、安全的達成任務。
  總統期勉,五楊段拓寬工程能比照國道6號的品質水準,為台灣工程界打造一個典範級的作品,也希望工程團隊以此自勵,全力以赴。
  中午,總統轉往桃園縣龜山鄉出席「慶祝天主教在台灣150年傳愛感恩大會」。
  總統致詞表示,他今天非常榮幸受邀前來活動,看到大家歡聚一堂,共同見證天主教友們與台灣濃厚的感情,這股溫馨熱烈的氣氛,讓他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樂與平安。
  總統指出,天主教早在元明時代即傳入中國,但直到清朝咸豐9年(1859年)才傳入台灣,迄今150年,教友人數增加至數十萬人,共興建4所大專院校、數十所學校及許多社會福利機構。這段期間天主教透過教會、所屬學校、機構為數百萬台灣人民帶來安寧、幸福與進步,他要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感謝天主教會對台灣與台灣人民的貢獻。
  總統表示,他幼年曾與奶奶在萬華參加西園路天主堂活動,當時的主持人文懷德神父,是一位親切、博學、勤奮、檢樸的傳教士。40年代的台灣,是一個相對貧窮落後的地區,小小的天主堂透過全球網絡,募集許多衣物、奶粉及牛油等物資,讓孩童獲到更好的營養。文懷德神父在萬華開始繁榮後,即申請至台北金山鄉金山天主堂服務,而當金山小漁村愈來愈繁華時,再申請到馬祖傳教,為台灣奉獻40年,直到退休才回到祖國比利時。文懷德神父將一生的幸福奉獻給台灣,將愛遺留在這塊土地上,他是一位真正的新台灣人。
  總統進一步表示,在工作期間,他也遇到許多令人感動、敬佩且值得肯定的天主教神父與修女。葉由根神父在嘉義地區設立「貧民診所」、「聖家貧民醫院」、「仁愛啟智中心」及「華光智能發展中心」,讓許多智障者得到良好的照顧。此外,他也頒發第五屆總統文化獎給單國璽樞機主教及湯靜蓮修女,表彰他們兩位在公益及社會福利方面的卓越貢獻,為台灣社會帶來溫馨,為台灣人民帶來對生命的熱愛與對未來的希望。
  總統表示,3個多月前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帶來嚴重的災損,在過程中,他認識了屏東霧台鄉的杜勇明神父。風災期間杜神父在第一時間利用僅存的電子向外發出求救e-mail,同時提供族人及教友良好的照顧。此外,天主教會也為這次風災募集了數百萬元捐助災區民眾,他要再次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表示,由教宗親自指派的特使董高.若瑟樞機主教(JOZEF CARDINAL TOMKO)今天也與會,讓他回憶起過去70年來我國與教廷的深厚邦誼。總統說,教宗在每年元旦都會發表和平日文告,早期他曾處理相關文件,對教宗悲天憫人的情懷深為感動。今年元旦他收到教宗的文告,在回函中,特別提到願意呼應,教宗所提人類和平的願景,希望透過兩岸關係的改善,降低台海緊張,經由更多的交流,促進兩岸人民相互瞭解。總統認為,他現在所做的,就是教宗期待兩岸人民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和平。
  總統表示,今天參加此一活動,深感天主教會對台灣的貢獻,未來中華民國政府也願意與全世界的天主教友站在一起,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的和平與幸福奮鬥到底,一起邁向成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