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1月19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幹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理事長及會員一行,肯定工業協進會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鼓勵企業積極在台投資和消費,共同為台灣的景氣復甦努力。
  總統表示,工業協進會由台灣省、北高兩市及21縣市工業會組成,是全國六大工商團體中唯一的區域工商團體,成員多是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占台灣就業人口的70%,長期以來,忠實反映基層工業界心聲,提供政府施政參考,對於協助就業問題,也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總統指出,他自去年5月上任後,遭逢油價上漲、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等問題,所幸因應得宜,順利穩定情勢。今年10月,我國的外匯存底為3412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四,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及俄羅斯。此外,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的經濟成長率,今年第4季將由負轉正,明年可望有3%至4%的成長率。總統說,過去一年,儘管全球經濟不景氣,台灣的表現並不差,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我國在133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2,比去年進步5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全球企業研發強度」,台灣排名第8;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全球最具創新力國家」排名,台灣排名第6;兩週前在德國紐倫堡舉辦的國際發明展,台灣獲得26金、26銀、15銅,在所有參賽國家中排名第1,也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總統也表示,一年多來,我國的國際參與大幅增加,去年12月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外國廠商可以來台參與政府的工程招標,國內的廠商也能爭取國際商機;今年1月,我國自美國貿易301觀察名單除名;今年5月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另外,「2009年 APEC領袖會議」剛結束,我代表團圓滿達成任務,贏了面子,也贏了裡子,對我國外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統進一步指出,近年來亞洲區域內部的貿易愈來愈多,各國相繼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以自由貿易協定的運作而言,要和主要貿易對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才能達到最大效益。目前台灣與中國大陸每年有1300億美元的貿易額,這就是我們要和中國大陸洽談ECFA的主要原因。
  總統表示,東協(ASEAN)市場總值高達1.1兆美元,因此各國爭相與東協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明年1月1日起,東協與中國大陸所訂的自由貿易協定開始生效,就是所謂「東協加1」(ASEAN Plus One),未來可能再加上日本、韓國、紐、澳,乃至於印度,由此可見,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逐漸擴大,台灣必須審慎因應,避免在過程中被邊緣化。
  針對我國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總統表示,政府充分評估各項利弊,兩岸簽訂ECFA可以確保我國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市占率、大幅降低我國企業進出口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我經濟成長率預估可增加1.65至1.72%,創造26至27萬人的就業機會。同時建立兩岸經貿正常化關係,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有助兩岸和平發展。至於可能受到ECFA影響的國內強勢產業,總統強調,政府已擬訂輔導計畫,同時也將在談判時爭取較長的調適期,訂定「早期收穫條款」讓弱勢產業有足夠時間提升技術,進行產品升級。
  總統強調,ECFA還在協商階段,政府一定會秉持「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原則,在適當時間公開內容,並向國會報告;簽訂後也會送交立法院審查,如果立法院沒有通過,就不會實施。他重申,談判及決策的過程中,政府也一定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原則,捍衛台灣的利益,請國人放心。
  隨後,財政部、經濟部、勞委會及環保署等部會代表也針對工業協進會成員事先所提出的書面建言,提出說明與答覆。
  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幹部一行,上午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