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1月13日
總統出席「歐盟全球氣候變遷暨影像巡迴展」開幕剪彩典禮暨國立中山大學歐盟中心成立揭牌儀式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由國立中山大學所主辦的「歐盟全球氣候變遷暨影像巡迴展」開幕剪彩典禮暨國立中山大學歐盟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對來自國內外與會貴賓,他要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表達歡迎之意,同時肯定歐盟致力推動環保理念的努力,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正視此議題,並預祝展覽順利圓滿成功。
總統上午由外交部長楊進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歐洲駐臺代表處處長李篤(Guy Ledoux)等人陪同出席並參觀展出。總統致詞表示,歐盟政府在全世界推廣環境保護和地球永續發展的活動,向來不遺餘力,而且積極扮演整合平台的角色,促進國際學界及社會的連結。此次來臺推廣相關知識,有助於提升國人對此議題的認知,具有教育意義。
總統表示,他今天專程從台北南下高雄參加開幕典禮,就是要國人正視地球暖化帶來的氣候異常現象,造成國際間災情不斷,為人類歷史少見,提醒國人應加強防災。
總統表示,上個週末是農曆的立冬,而今天在南台灣的溫度卻超過高雄市月均最高溫攝氏27度。全球暖化已經是現在進行式,暖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如旱澇交替、難以預測的颱風行徑,以及生態的錯亂與滅絕。依照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團隊(UNIPCC)的年度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暖化的元凶,正是人類工業化過度排放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所致。
總統指出,我國的人口占全球的千分之三,但我國的年排碳量卻接近全球的百分之一,台灣已成為氣候變遷衝擊下,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於氣候變遷,上個世紀全球氣溫增加0.74度,但台灣卻增加 1.2度,水蒸氣增加再透過如西南氣流導引,雖然總雨量沒變,卻會在短時間下很多雨,因此侵襲台灣的颱風就會造成嚴重的災害。
總統表示, 民國85年時發生賀伯颱風,他以政務委員身分去勘災,當時下了1987公釐。民國90年的納莉颱風下了2319公釐、這次莫拉克颱風在阿里山下了2965公釐雨量,導致海拔2千多公尺的阿里山遊客中心積水深2公尺。侵襲台灣的颱風,雨量一次比一次多,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
總統指出,今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慘重的損失,就是一個警訊!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政府在面對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衝擊,已採行多項因應措施,如面對暖化源頭,厲行節能減碳。自去年上任以來,在節能減碳方面,共省下45億度的電,相當於臺南縣市人口一年用電的總量;減少288萬噸碳排放量,等於8千多個大安森林公園所能吸收的碳排放量,頗具成效。
總統表示,臺灣正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研擬相關配套工具及規範,期望二氧化碳減量工作,在2016年排放量降到2008年排放水準,2025年降到2000年排放量的目標。臺灣因國際政治地位特殊,非屬聯合國成員國,未能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及「京都議定書」,但仍願與世界同步,致力推動節能減碳的工作,展現善盡地球成員義務的決心與努力。
總統進一步表示,地球暖化問題是全球一體面對,氣候變遷衝擊也無國界。為了能與世界同步接軌,共同承擔減碳的責任,解決暖化帶來的衝擊,今年9月我們也提出希望在未來能參加UNFCCC活動。下個月初丹麥哥本哈根將舉行第15屆年度締約國(COP-15)大會,期盼歐盟各國代表能支持我國參與此國際組織,共同為減排二氧化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