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由基隆市政府在基隆市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2009年會」,除應邀致詞,並見證「北臺領航宣言」揚帆儀式,期許在委員會的努力推動下,有效整合北臺區域的資源,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
副總統致詞表示,今年是委員會第6屆年會,由基隆市主辦,明年將輪到苗栗縣,而該委員會的推手是時任台北市長的馬總統。副總統說,民國93年,當北臺區域整合構想提出時,他正在經建會服務,積極推動「亞太營運中心」,那時請到大前研一博士擔任計劃顧問,大前博士就曾指出,在全球化的經濟競爭中,以都會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已比傳統「主權國家」更為重要,它們在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中,擁有更大的自由度與效率。可見馬總統於擔任市長時就有如此遠見,開始推動北臺灣8縣市的區域整合。
副總統指出,綜觀全世界的發展,小型的區域規模逐漸成為趨勢,近10幾年來,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的全球競爭,已被紐約、東京、首爾、上海等以城市為主體的區域經濟所取代。台灣在這股潮流中如何取得競爭優勢,成為中央與地方政府需要審慎面對的嚴肅課題。因此,在馬總統率先推動跨縣市合作下,結合宜蘭縣、基隆縣、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等8個縣市,於民國94年正式成立了「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每年輪由1個縣市主持委員會,藉以整合北臺區域的資源,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這個擁有台灣1/4面積、46%人口,以及每年貢獻65%以上稅收的區域組織成立以來,陸續就休閒遊憩、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環境資源、防災治安、文化教育、健康社福、原住民客家族群與新移民等8項議題,展開8個縣市之間的對話與合作,成果斐然,對推動臺灣的區域整合形成很好的示範。
副總統表示,以區域經濟發展的觀念,規劃臺灣北中南及東部的整體發展,已是政府致力推動的目標。今年,內政部通過臺中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臺北縣升格,並附帶台北縣市、基隆市未來合併的願景,使得臺灣地方與區域治理進入新局,讓資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運用,進一步讓國人受惠。
副總統指出,再過2年就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為了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政府將擴大慶祝,期盼屆時各縣市能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與產業予以整合,發揮台灣精神,共同迎接嶄新的未來。
副總統也肯定基隆市張通榮市長主辦本屆年會的付出與貢獻,並強調,在北臺區域整合的前提與目標下,台北與基隆的連結是政府對基隆市民的承諾,這並不是選舉期間開支票,而是著眼於地方發展與繁榮,他指出,台北捷運線已延伸到南港,接著是汐止,最後將連接基隆,讓北臺灣的交通更為便利,期盼在大家攜手努力下,這個夢想能早日實現。
隨後副總統並見證基隆市張通榮市長將明年年會主辦權移交苗栗縣副縣長林久翔,預祝大會年年順利圓滿,開創北臺灣的新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