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1月12日
總統出席「第62屆醫師節慶祝大會暨台灣醫療典範獎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出席「第62屆醫師節慶祝大會暨台灣醫療典範獎頒獎典禮」,親自頒發「台灣醫療典範獎」予得獎醫師,並致詞。
總統表示,今天是國父孫中山先生143歲誕辰紀念日,也是一年一度的醫師節,能參加這個醫界盛會,與這麼多對台灣醫療貢獻卓著的先進共聚一堂,深感榮幸。
總統指出,今天典禮要表揚的資深醫師當中,行醫超過65年的有23位,60年的有69位,55年的有53位,50年的有39位,45年的69位以及40年的236位,非常令人敬佩;此外,還要頒獎給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的10位醫師。總統說,不論是資深醫師或醫療典範,他們都在醫療過程中,對台灣民眾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總統表示,現在最重要、也最讓國人感到驕傲的醫療制度就是全民健保,對民眾而言,健保是非常自由、方便、有效、經濟且令人滿意的制度,如果不是因為有健保,近日的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會帶來更多問題,因為貧窮與疾病往往是孿生兄弟,社會的弱勢族群生病的機會似乎也比較多,如果沒有一套這麼廣泛而綿密的社會安全網,許多弱勢族群可能很難撐過去,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就曾高度肯定我國的健保制度。
對於醫界希望政府增加醫療投資的意見,總統表示,政府都在努力的進行當中。他在競選時就曾經許諾,如果他可以連任,會讓醫療預算從兩年前佔國民生產毛額(GDP)的6%提升至7.5%,去(97)年已提高至6.39%,98年則再提高至6.7%,一步步朝理想邁進,雖然這是一個沈重的壓力,但既是他的承諾,他一定會努力實踐。
總統指出,今年年初當台灣經濟進入谷底時,政府已經體認,世界經濟將在金融海嘯後重新洗牌,有些產業可能一蹶不振,但有些產業可能會發現新的機會與動力,台灣如果想走出自己的路,應該要推動6大旗艦產業:「綠色能源」、「生物科技」、「觀光旅遊」、「醫療照護」、「文化創意」與「精緻農業」,目的就是希望讓國家有更多資源分配投入這些領域,其中與醫界有關的就包括「醫療照護」與「生物科技」。
總統表示,政府也積極在國際間推動參與相關活動,今年5月終於能赴世界衛生組織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雖然是以「中華台北」的名稱、觀察員的身分參與,但畢竟是參加台灣醫界暌違38年的國際組織。當時,葉前署長也向世界衛生組織保證,我國將捐輸價值500萬美金的資源,以協助該組織的發展。
總統並肯定這次H1N1疫情中,衛生署步伐穩健、措施有效,讓疫情獲得相當的控制,從上週開始施打疫苗以來,停課的班級數已從1000多班迅速降到500多班。總統說,下週一開始,將施打台灣自己生產的疫苗,這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發展。事實上,近幾個月他在許多國際場合提到台灣將在10月底生產500萬劑疫苗、在12月底可以達到1000萬劑,國際友人都感到非常驚訝,這也顯示我們的生技產業有極大的潛力。
最後,總統強調,健保制度的運作若沒有醫界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成功,因此政府一定會為醫界的工作、職業各方面應有的空間、資源與尊嚴全力以赴。「台灣要好,醫界一定要好」,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