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前往台北圓山飯店出席第63屆工業節慶祝大會,對工業界先進們為台灣經齊發展所付出的辛勞與努力,代表政府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副總統表示,去年9月發生全球金融大海嘯,引發世界經濟大衰退,各國均採取振興經濟政策,經過1年來的努力已逐漸展現效果。由國際經濟預測機構所公布的數據可知,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負1.1%至負2.1%,比去年底所預測的情況好,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則預估在2.6%至3.1%間。此外,國際貨幣基金會在10月份已將今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上修至負11.9%,明年轉為2.5%,顯示全球經濟已有逐漸復甦的趨勢。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今年10月出口總值達198.2億美元,出超已在增加中,其中令人欣慰的是,9月份開始,工業產值已由負成長轉為4.9%的正成長。此外,根據經建會的資料,景氣燈號、對策信號分數及領先指標等均有好轉,顯示國內景氣已止跌回穩。
副總統指出,台灣工業產值去年高達16.5兆元新台幣,占GDP的比重僅25.04%,但所創造出來的就業人數則占36%,工業產品占出口總額98.9%,由此可知工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副總統表示,台灣已喪失過去勞力密集、工資低廉等生產優勢,面對知識經濟時代,政府當務之急就是要提升競爭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轉型。而要提升競爭力,就必須具有創新與整合能力。創新能力包括研究發展、設計、品牌及通路行銷等,這也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在今年底落日後,政府要制定「產業創新條例」的原因。「產業創新條例」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未來不論是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產業,只要從事研發、人才培育、營運總部及國際物流配銷,都可享有租稅減免的獎勵,以鼓勵產業朝此方向發展。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現在產業發展也應朝整合方向前進,將製造業與服務業結合,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因此,行政院今年7月核定「關鍵產品發展登峰造極計畫」,篩選高附加價值且具發展潛力、技術取得困難且民間企業不易自行推動者、可健全產業價值鏈及供應鏈者、有助整體產業朝節能減碳及環保生態轉型等關鍵產品,政府預計4年提供350億元新台幣來協助業界推動發展。
有關產業結構調整,副總統表示,由於台灣產業類別集中,缺乏多元性,因此在這波全球經濟衰退中,台灣的出口受到嚴重衝擊。未來政府將加速推動「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關鍵產業,尤其是「生物科技」、「綠色能源」與工業界關係密切,也符合世界發展潮流。
副總統最後表示,政府已全力改善兩岸關係、推動區域經濟佈局及國際市場開拓等外部環境,若再配合創新整合能力與競爭力的提升及發展新興產業等內部體質調整,台灣的經濟一定可以順利轉型,也能為台灣經濟再造一個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