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1月10日
總統接見「原住民族地區莫拉克颱風防災救災有功人員暨團體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原住民族地區莫拉克颱風防災救災有功人員暨團體代表」,對獲表揚者充分發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英勇防災救災的無私表現,代表政府與國人,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敬佩之意。
總統表示,原住民人口占台灣人口總數約2%,因八八風災死亡失蹤人數54人,超過全部死亡失蹤人數7%,原住民災民則占全部災民三分之一,可見八八風災對原鄉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損。
總統指出, 2005年英國「自然」雜誌報導,北太平洋海面氣溫上升0.5度,使得颱風的破壞力增加75%。20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0.74度,但台灣氣溫上升1.2度,較全球平均高出62%,台灣上空的水氣增多,一旦經過氣流導引就容易形成災害,因而從過去賀伯颱風、納莉颱風到今年的莫拉克颱風,13年間增加了1000公釐的雨量。總統說,全球氣溫變遷所造成的災害是真實且可怕的,不容輕忽,因此我們的防救災思維也應隨之調整,唯有做好事前預防才能減少災損及傷亡。
總統強調,八八水災的經驗顯示「防災重於救災」的重要性,大家務必以「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態度來面對天災,在環境敏感的高風險地區,提高警覺、做好準備,一旦無法對抗災害時就應及早撤離,同時讓民眾知道國軍、警消就在附近準備援救,讓民眾安心。
總統表示,人不應與天鬥,不應與大自然爭地,面臨無法對抗的災害時就盡快離開。政府與專家學者已對64個原住民村落進行部落原居地安全評估,其中有21個為安全地區、10個為有條件安全地區、33個為不安全地區,政府一定會盡全力協助重建,但最重要的原則是在不違反安全的情況下,做到「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而部分面臨遷村的原鄉,總統強調,原住民朋友的不捨,政府非常瞭解,但仍然希望大家能體諒政府的用心。
總統也以佳暮四英雄、鳳凰車隊為例指出,類似英勇救人、輸運物資等救災景象,在各災區中不斷出現,展現出台灣人血濃於水的情感,令人十分動容,這是一種了不起的台灣精神,同時讓國人體會到作為一個台灣人是一件多麼驕傲的事。
「原住民族地區莫拉克颱風防災救災有功人員暨團體代表」等一行,上午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