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6月10日
副總統繼續在嘉義訪視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繼續在嘉義訪視的行程。
上午,副總統先前往縣政府所在地的朴子市配天宮上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隨後,副總統在嘉義縣政府分別參加嘉義縣姐妹連線婦女權利協進會成立大會,及與該縣鄉鎮市長、縣議員、縣府顧問、一級單位主管座談。
副總統在嘉義縣姐妹連線婦女權利協進會會成立大會致詞表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她期勉女性同胞應多受教育,以婦女在家庭及社會的重要性,教育婦女就是教育家庭、教育全國,她並鼓勵女性同胞要進行兩個e化|英語化及電子化。
副總統指出,女性要做的事情很多,不過她也提出幾個方向,做為大家未來努力的參考:
-結合婦女力量做「媒體觀察」,經由訓練來幫社會看電視、幫社會評分,以提昇媒體報導的品質。
-「檳榔西施」現象令她感到憂心。這個行業不僅影響「檳榔西施」的一生幸福,也賣掉了女性的尊嚴與倫理,她呼籲大家要發揮力量,帶動移風易俗的功能。
-人類過去的戰爭絕大部份由男性發動,女性若能從政,戰爭將會減少許多,也可以協助掃除國家社會中所存在的不良積習與風氣。
在與縣府主管座談時,副總統則以嘉義縣觀光產業的盟主及曾任桃園縣長身分為嘉義縣發展獻策,她認為該縣的發展策略應定位在「包山包海、亦中亦南的南北轉運運籌中心」。因此,嘉義縣絕非邊陲,發展也不應自我設限,應該建立自己的特色。
副總統也以自己曾經擔任三年桃園縣長的經驗娓娓道來治縣的心得,她認為嘉義縣陳縣長積極認真地為縣政打拚,而縣府一級主管也都能秉持文官中立精神來協助縣政的推行,她強調所有公務人員薪水都來自人民的納稅錢,為人民服務是職責所在,而不是為某一政黨效忠,陳總統與她所以經常來嘉義訪視,目的也是為彌補嘉義縣與其他縣市發展的差距,大家應該為嘉義縣的建設而努力。
談到縣市政府為彌補預算缺口而產生爭取補助款的文化問題,副總統指出,對各縣市政府的經費補助,中央政府會統籌通盤考量,但各縣市也應先行DIY,展現自立能力,她相信能力之所在,權力也會跟著來。
下午,副總統則轉往她兒時常往暫住的嘉義市訪視,關心該市文化產業化建設情況,先後參觀交趾陶館、射日塔、史蹟資料館、舊嘉義監獄、長青雅築照顧住宅及嘉義酒廠,她期許該市能以整體的規劃,繼續打造成為具有文化的城市。
之前,副總統先前往該市王靈宮五顯帝廟上香祈福,並代表陳總統啟用總統頒贈該廟「保境安民」的匾額,她也以頒贈人身分啟用「富國佑民」匾額。
在訪視舊監獄行程中,副總統答覆記者詢問表示,嘉義市政府決定維持舊監獄原貌,並定為市定古蹟,這是展現獄政司法人權的歷史軌跡,符合陳總統人權立國的宣示,對此她要表達讚許之意,她個人也會在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中,支持嘉義市的決定。
記者也問副總統看到監獄內所展示美麗島軍法大審時期相片的感觸,她則表示,當年被關入黑牢時從未想到有朝一日她能與當時為辯護律師的陳總統,攜手併肩完成政黨輪替,並正積極努力把台灣變成世界島,她說每個人都有挫敗的時候,但只要能堅持理想,目標終會實現。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