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出席「亞洲崛起.創新經濟」論壇,除肯定論壇的舉辦為台灣經濟發展擘劃藍圖外,並期盼經由與會者的廣泛討論,能引起社會更多迴響,讓政府與民間共同繪製出台灣動人的前景。
副總統致詞表示,他很高興看到現場與會者老中青三代都有,代表了大家都相當關心未來世界以及台灣的發展。副總統指出,他記得服務國貿局時就一直思考台灣產業的走向及其願景,很欣慰地是參與經貿工作長時間以來,見證了台灣每一階段的發展過程與特色,以及產業動能的具體展現,讓台灣即使歷經幾次危機,都能安然地度過難關。
副總統表示,目前看來,整體世界經濟變化太快,讓我們感受到國際間競爭愈趨激烈,當時他服務經建會時曾提出將台灣建設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在這樣的策略下,發展並推動電信、通信等產業的民營化與企業化,造就了台灣今天蓬勃發展的通信與電信產業,因此,只要提出願景,政策就能定調,策略也會隨之產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就能有轉型的機會。
副總統指出,2005年經濟部、工研院、資策會進行一項「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的研究。在這份研究中指出,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願景的3個重要面向:第一是新型態的產業發展,包括:產業技術領導者、軟性經濟創意者與生活型態先驅者;第二是系統性服務創新發展;第三則是隨著台商日益國際化,需要建立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副總統表示,這些大方向是正確的,不過,隨著全球金融海嘯引發世界經濟秩序與產業結構的重大變化,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思考,金融海嘯之後,台灣產業發展的願景及策略。正好在這個時候,天下雜誌與經濟部、工研院發表「2020台灣產業發展願景策略」,提供了我們很多前瞻性思考。
副總統指出,在這項研究中,各領域專家對10年後願景提出很多預測與想像。總結這些意見,有3個主軸很值得政府與民間各領域進一步來思考:
第一,金融海嘯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念帶來挑戰,今後國家及國際組織對經濟活動的規範,應該採取什麼的作法?台灣這樣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在全球化時代要如何因應來自外部的衝擊?
第二,當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亞洲成為國際經濟重要區域,台灣要如何參與聯結整個亞洲區域經濟,而不致被邊緣化。台灣在這個區域經濟中,產業優勢與動能在哪裡?政府的經濟政策又要如何進一步激發這些產業的優勢與動能?
第三,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能源危機,我們要追求什麼樣的經濟發展及生活型態,才能與大自然環境共榮共存,永續發展,並讓人民能過著安全而幸福的生活?是我們嚴肅的課題。政府要如何善用有限的財政資源,提供民眾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與生活環境?
副總統表示,這些都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需要結合嚴謹的研究,以及有前瞻、開創性的視野,才能擘畫出好的藍圖,並制定出有效的策略。
副總統認為,今天這場「亞洲崛起.創新經濟」論壇,就是提供我們進一步思考這些重要議題的絕佳機會。期待與會貴賓的寶貴意見,能引起社會更多迴響,對未來台灣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