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30日
總統接見第31屆榮民節「榮民楷模」及「青年楷模」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第31屆榮民節「榮民楷模」及「青年楷模」,除對榮民朋友們半生戎馬、為國效勞感念在心,也對青年楷模能夠繼志述事、克紹箕裘,進一步彰顯榮民長輩的傳統感到敬佩。
總統表示,今年是古寧頭戰役滿60年,雖不是一場大規模戰役,但深具重要歷史意義,因為該場戰役的勝利阻擋了中共對金門的進犯,保障了台灣的安全,讓台灣能夠在過去的60年和平發展經濟、教育與民主制度,而榮民朋友們的貢獻讓人感動。
總統表示,許多榮民朋友在退伍後,仍在公務機關或其他組織團體繼續服務,其中包括開闢橫貫公路、興建水庫、拓荒及造林、投入十大建設行列等,他們在台灣的經濟發展中有極大的貢獻。
對於榮民楷模的光榮事蹟,總統指出,榮民尹殿甲先生捐款多年,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並幫助許多人,他曾至尹先生家中探望並致贈10萬元慰問金,尹先生當場表示要再捐出,令在場人士感動;趙慕鶴先生以98歲的高齡,完成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學業,令人敬佩;李希文先生及吳鐵夫先生生前樂善好施,尤其李先生在生前分別捐贈瀛海中學300萬元及台南高商500萬元,他為了感念他的義行,曾赴該二所學校親頒匾額,褒揚李先生畢生的貢獻。
總統進一步表示,青年楷模是榮民朋友在台灣生長的下一代,無論在軍校就讀、軍中服役或在社會上,有許多優秀的表現,榮民朋友們的忠貞、團結、關懷、誠樸、開創的精神讓社會各界感動與敬佩。
總統表示,他去年上任後即推動與過去不同的大陸政策,希望將台灣海峽從殺戮戰場變成和平廣場,過去1年5個月,已有效降低兩岸的緊張。去年我們對大陸的投資貿易並無顯著增加,反而有許多台商返台投資,代表政府作法並沒有讓更多的台商到大陸投資,而讓更多的台商回台,對台灣有利。此外,總統也呼籲中國大陸撤除對台飛彈,共創雙方和平環境。
對於我國兵役制度,總統表示,政府正推動募兵制度,將逐年增加募兵的比例,目前國軍募兵與徵兵的比例約6:4,明年成為7:3,主要的原因是,雖然徵兵制對兵源掌握充裕,但役期過短,無法大幅提昇國軍戰力,因此推動募兵制,這是他在國軍上重要的改革。
第31屆榮民節「榮民楷模」及「青年楷模」上午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曾金陵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